全部章節_4.83(第1/2頁)
章節報錯
聲咽此時確實在玄武門下。
陽光撒落紅牆碧瓦,像下著瓢潑大雨。
縱觀歷次玄武門政變,其中最著名、最兇險的,永遠還是公元626由李世民發起的第一次“玄武門之變”。那場驚心動魄的慘劇隱藏在種種史料典籍的字裡行間,陰冷刺骨。
當年,一個擁有著赫赫戰功和眾多勇將謀士的秦王李世民,足以讓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如坐針氈。隨著雙方鬥爭的愈演愈烈,李世民決定先下手為強。6月4日清晨,他與早已買通的李建成心腹——玄武門禁軍守將常何內外接應,自己則親率尉遲敬德等人埋伏於玄武門內。
這天一早,李建成、李元吉準備好一起去向父親李淵狠告一狀,期望削減李世民的勢力。不過,就在前一晚,李世民已透過安插在太子身旁的耳目,對他們的動向瞭如指掌。當李建成、李元吉兩人騎馬行至玄武門附近時,隱隱感到氣氛不對,撥馬便回。這時李世民躍馬衝出,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元吉還沒來得及逃走,也被敬德殺死。當東宮的太子黨羽們領兵前來解圍時,一切都太遲了,他們的首領已經暴斃,首級也被砍下。
此時,皇帝李淵正在玄武門附近的後宮海池內泛舟遊樂,只見尉遲敬德來報:太子作亂,已被秦王誅殺。大驚之下,李淵立即下令所有軍國大事一律交給秦王李世民處理。不久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同年八月,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寶座。……
之所以回顧這段歷史,
是因為彼情彼景會否在今日重現,著實撲朔迷離。
聲咽沉了沉心,
蕭雁落到底做不了李世民,他下的決心還不夠大,不夠徹底,優柔寡斷才會招致漏洞百出……
“六帥,典禮要開始了。”
後座的聲咽再次抬眼看了看這座巍峨城門,
大哥的車匆匆開進去已有半晌,
元首的座駕不多時也快出來了吧……
“走吧。”聲咽輕輕說,
今日就算它不夠轟烈,也註定在歷史的天空重抹一筆了……
……
後世,還是將這次變故歸結到“政變類”,雖然蕭雁落的發起略顯無力,沒有直接的兵戎相見,但是,畢竟蕭雁落確實向京防三個師部直接下達了“少首緊急調遣令”,已造成逼宮的事實!……
蕭雁落,丟了少首位,失了君父心,卻多少還是叫世人更陷謎團,看不清這個當了二十來年少首的男人到底是怎麼了!從蕭雁落的角度看,他本可以做得更好,就算最後難免落敗,畢竟他的父親還處盛年,但是,至少,能提得氣振奮得精神,叫人小瞧不得他從十歲開始受教的天子教養!……親歷的人,之後已鮮少有人談起當時的情狀,如果願意回頭想想,靜下心理性想想,對蕭雁落,估計還是會報以唏噓吧,他這不像是在“奪”,更像在“棄”呀……
天子宴請,並無好飯。
少首訂婚禮本為國本大事,你更是別想在這頓看似奢肅盛宴上吃個滿飽,
但是,
如此驚魂動魄一幕,人生在世得以親睹,也不枉走一遭了。
當日,元首駕臨,竟是京畿九門防衛師一體近五百人沿途護衛,抵達中柏禮堂!
而此時,禮堂內先到的達貴才得知,早在半個小時前,元首已下達了一號政令,包括京畿主城七區加十二町全城戒嚴;包括,立即停止少首一切職權政令;包括,津、豫、徐、青接壤京畿的四州,所有軍部處待命狀態……
再糊塗的人這時候也醒的透心兒涼了!
看不見的較量或許正在進行中,或許,早已成灰成燼……但是有一點,一定是明確的,元首此時此刻,肅冷地立在了少首面前!……兒子終究幹不過老子,兒子這是自投死路……
可,看上去,此一刻的蕭雁落並沒想象中那麼的……怎麼說呢,他甚至放鬆得一無所顧般……
“父親,您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