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著了,

又剝了兩箱,

又又怯怯抬頭看走廊外,想,是不是要點水喝,

哪知她一抬頭,和遠遠守著她的喇嘛來了個眼對眼兒,喇嘛倒比她受到驚嚇,慌忙俯身,似一行大禮,然後,麻溜兒轉頭走了。

又又實在渴著受不住,起了身,怯怯悄悄兒順著走廊往裡走,

你說她這是實在,面前這麼多水,靈光點,你先喝一瓶,等王姐他們來了再補充一瓶不行了……又又絕不可能動這些水的,一來這是誠信,她的工作是剪標,不是拿人之物;再,這相當於喪者家的喪物,更不能動。

又又往裡走,漸漸聽見喇嘛們念出的大悲咒,

又又不覺就雙手合十,嘴巴里開始跟著念……

她雖傻,但是死亡於又又而言,是件很莊重的事情。

她小時候在寶蓮寺也見過不少佛門裡的喪事,

葬禮大體若此:

首先,堂頭行者要向寺院上下報喪。由弟子或侍者親隨為死者洗浴更衣,裝殮入棺,在棺木前設粥飯茶湯為供品。主持及眾僧焚香禮拜,舉哀,各人都要換上喪服。死者入棺3日後蓋上棺蓋,將棺木移至法堂,在法堂上掛帷幕,中間法座上掛上亡僧遺像,安放牌位。在法堂上香燭不絕,每天兩次上供,還要派人通宵守靈。

正式舉行葬禮的那一天,其他寺院的僧人以及俗家施主都要登門上祭,由寺院知客僧接待。然後起棺出喪,由喪司、維那進香,做起棺佛事,鳴鐘鼓等法器送喪。主喪帶領眾人,排成兩行,齊步並行,行走時要心懷悲哀,不能交頭接耳。到了火化場所,由小師、鄉人及法眷看守火化並收攏遺骨。最後,亡故僧人的遺骨要送入塔內安放,僧人的牌位進入祖堂供奉。葬禮結束。?

現在一看,安排差不多,夏又也就知分寸,不敢再往裡走。

剛要回頭,想著再忍忍,等王姐來了再出去買水喝……

“又又?!!”

想想吧,

身後夏天看見妹妹此一刻就在眼前!……

夏家兄弟姐妹,

遠江之眺,浮天情懷,江遠欲浮天,

夏江,夏遠,夏玉,夏浮,夏天,

近大半年來,

親離家散,

沒想,

聚一處,

就為父親連屍骨都無存的喪禮,

如何不悲,

還有更悲,

他們的么妹兒呢,

父親最親最親,最放不下的小傻么兒呢?

親離家散,小又又也消失在人海茫茫……

該是如何的痛上加痛!

卻,

這一刻,

小又又就在眼前!……

夏天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又又就在她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