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_2.117(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時一個開著車的,一個跟她並排坐也沒抱她的,
內心裡該是裝滿成啥樣兒了!
足矣,足矣,
此生,足矣啦……
奇葩人類有他們的奇葩滿足,
小怪物也有隻屬於她的滿足感,卻不奇葩了,她安享著人類都會認同的安享。
夏又新工作的超市,旁邊就有個百姓戲園子,哦喲,她可過足戲癮咯。
夏又不懂的、她不想懂的,那是真不懂,
但是,她願意懂的,那是懂得不能再懂。
聽戲時,有個“九斤老太”長期和她坐同桌兒,
之所以叫“九斤老太”嘛,跟魯先生塑造的那位是真很像。她就說過原話,自己生下來有九斤,兒子八斤,孫子七斤,曾孫女只有六斤,經典感嘆:“一代不如一代了!”
但是聽戲的痴迷一點不“倒退”,“虛心”向又婆子“請教”的勁頭也是與時俱進。
又婆子找到“嘚啵點”了,更是“侃侃而談”:
“……京劇徽班晉京前兒可不叫京劇,它是安徽的徽劇與湖北的漢劇結合,又吸收了江蘇的崑曲,陝西的秦腔某些特點,逐漸形成的一種雜糅戲。其中南路的二黃腔調與北路的西皮腔調合成“皮黃”南北路。一般認為二黃源於湖北黃岡黃陂,曲調纏綿沉鬱,而西皮源於秦腔之梆子,明快高亢,因由西向東傳入,故曰“西皮”。所以京劇道白分為韻白與京白,韻白為中州韻(即湖廣音),學戲時難度蠻大,為身份高者用之,而京白都是大白話,丑角丫鬟下層人用之,觀戲時就清晰明瞭啦……”
這哪兒看得出是個傻子撒,嘖嘖。
九斤老太也盡問些精分問題,
“姑娘愣像看了老幾十輩子的戲了,見過皇兒上看戲嗎?”
老太是僅憑快入土的眼力勁兒瞧著她見過世面,要不這種吃喝玩樂如此精通。問的“皇兒上”自然指如今元首。
哪知,大肚子小婆娘跟她也“不客氣”,
“見過吧,皇兒上看戲可有講究。多看弋陽腔。總這四齣兒:《丁郎認父》、《黃伯央大擺陰魂陣》、《孫行者大鬧天宮》、《姜子牙斬將封神》。熱鬧。”指頭還打著一彎一彎,不曉得幾熟。
這是九斤老太跟著她鬧豁子,
這要有個真懂行的聽見了,得耳聵心驚不已!
四齣戲都是弋陽腔不錯,“倏爾神鬼亂出,忽又妖魔畢露。甚至於揚幡過會,號佛行香,鑼鼓喊叫之聲遠聞巷外。”這是清初時典型的“老韃子看戲”場面!這四齣戲都是清初才進入宮庭,是清宮上演的主要劇目,並且受到王府及貴族之喜愛,長演不衰,平常百姓家斷不能有!因是清初,如今保留下來的資料早已不全,今人知之甚少,真除非專業研究……
她如何這樣熟悉?簡直張嘴就來……
嘖嘖,九斤老太是真要兌現棺材本兒了,稀裡糊塗,
要不,她怎知她這身側坐著的……可是如何久遠的一隻老妖精吶……
“又又,該幹活了。”
“哦。”同事來叫,小傻子立即迴歸人間,傻不拉幾老老實實幹活去鳥。
徒留下九斤老太獨自回味,小姑娘嘴裡的,該是何等雍容盛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