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頗為無語的看了眼兩個還在爭吵的傻兒子,有些擔心妻子會被他們活活氣死,於是趕緊抓著長孫的手,低聲勸慰。

“對對對,親生的,不生氣……”被丈夫緊緊握住手,長孫閉上眼睛,默唸了幾遍不生氣,然後睜開眼,再看到兩個瞪著大眼,莫名其妙的兒子……

“呃,還是氣得慌!!!”可憐的長孫再次咬牙切齒:“不成!絕對不能讓蕭侯當他們師傅,絕對!”

李世民見狀,也只得苦笑一聲,拍拍長孫的手背道:“好好好,朕一定讓蕭寒離你的寶貝兒子遠點!”

或許,這句話根本不用李世民特意去說,因為就連長孫自己也知道:蕭寒,從來就沒有要靠近這兩個孩子的意思,更別說給兩人當老師了。

唐人最喜收徒。

所以但凡有點本事者,上到國公王侯,下到木匠藝人,都願意帶幾個徒弟在身邊教導。

像是薛收,長孫無忌,甚至程咬金,胖廚子,手底下都有一群徒子徒孫。

該死的劉弘基還曾帶著一個長相俊郎的年輕人,得意洋洋的跟蕭寒炫耀,說什麼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樂也!

看他那副趾高氣昂都模樣,氣的蕭寒當天就在背地裡傳出話:劉弘基親口告訴自己:說他得一英才,三陪也……

於是,在流言瘋傳的那段時間裡,劉弘基身邊的狐朋狗友跟躲瘟神一樣瞬間消失,搞得劉弘基納悶很久,最後從別人口中得到真相,險些沒當場氣死。

只可惜那時候,蕭寒早就跑江南去了,氣急敗壞的劉弘基只能跳著腳指著南方大罵一頓。

不過從那以後,好像也再沒人看到他帶那位徒弟出現在人前。

在這麼多“好為人師”的人裡面,蕭寒也算是個異類。

年紀輕輕,就已經爬到大唐權利最高的那一層,並且在詩詞,算學,生意,醫學,軍事等方面,都有不凡表現。

按理說這樣一個人,每天想要攀關係,拜師的人,足以將他家的門檻踏破,可這麼久下來,蕭寒就從沒有真正的收下什麼弟子。

李世民也曾經就此事,明裡暗裡詢問過了他幾次,想要他當自己兒子的師傅,哪怕不是太師太傅,當個教習也行。

可每次一提起這事,蕭寒立刻就像是看到了大恐怖一樣!不是裝聾作啞,就是藉故逃遁。

好像給皇子,甚至太子當老師這事不是一個巨大的榮耀,反而是催命的毒藥一般。

————

“回宮!”咬牙切齒的長孫最後還是揪著兩個泥猴的耳朵往皇宮而去。

後面的李世民看看地裡還有一大半麥子,無奈的嘆了口氣,只得也丟下鐮刀,施施然跟了上去。

皇帝皇后兩人一走,周圍噤若寒蟬的一群侍從這才敢喘一口粗氣,剛剛長孫帶給他們的壓力太大。

退去國母光環的她,彷彿一頭憤怒的母獅子一樣,準備時刻擇人而噬!

隨著周圍侍衛粗重的喘息聲響起,搖曳的麥田裡也跟著鑽出幾十個皇宮侍衛。

這些身上還插著秸稈的侍衛看了眼遠去的華貴馬車,擦擦頭上的虛汗,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抽出腰間佩刀,轉身衝入了麥田當中。

一時間,麥田中刀光盪漾,金黃麥穗紛飛!

半盞茶,僅僅只用了半盞茶的時間!

小李子一家四口忙活一上午,還沒收割完的一大半麥田就已經只剩下光禿禿的一片土地。

這些收割下來的糧食被侍衛送到地頭,在那裡,早有禮部的官員拿著一個比平時小十倍不止的糧食鬥來一一測量。

等到他們測量完畢,在李世民與長孫剛剛坐的位置,也迅速樹立起一塊嶄新的碑文。

上面龍飛鳳舞的記錄了:何年何月何日,皇帝攜妻兒在此耕作一天,足足獲糧十石有餘!

天知道李世民是怎麼做到只用兩分地的麥田,就能收到十石的糧食的恐怖能力!

反正蕭寒現在,卻是幾乎被糧食愁的要死。

哦,不是被糧食愁死,而是被放火燒秸稈的百姓愁死。

田邊的大路上,這兩天到處都是濃煙滾滾!人只要走上半個時辰,鼻孔裡就會被灰燼堵滿,更別說這些煙塵,還嗆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咳咳咳……”

實在對不住,可樂前天頭疼欲裂,昨天應酬到深夜一點,實在是沒寫出來,愧對各位小夥伴了,話說可樂最近頭疼的毛病越來越嚴重,有誰知道頭疼該怎麼辦?(頭疼砍頭的法子就不要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