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燕國也要承諾,絕不侵犯我國領土。”

聽到這話,眾人都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乾皇皺眉道,

“你說這……也太不靠譜了吧?燕國這擺明了是要一統天下,我們大乾是他們最後一個勁敵,就差臨門一腳了,他們會放棄嗎?”

公羊戰立刻說道,

“陛下啊,您看啊,我們是不是已經確定不援助楚國了?”

“嗯……差不多吧,朕也確實不喜楚國的行為,對楚國不信任。”

“陛下,那既然我們已經不打算援助楚國,不管楚國死活了,那我們早晚要跟燕軍作戰的。

就是派人去出使燕國了,若是成功了,那自然兩相安好。

就算是失敗了,對我們又有什麼損失呢?

我們本來是要跟燕國死戰的啊,失敗了還是死戰啊,結果又不會變。

所以臣想著,該試試還是要試試的,萬一成了呢?我們不是可以讓大乾免遭兵戈之苦了嗎?”

公羊戰這個邏輯一出,眾臣都覺得有理,紛紛贊同。

試試又不多,萬一成了呢,失敗了就接著打唄。

乾皇在眾人的勸說下,也覺得有理,說道,

“好,那派誰去出使燕國呢?這得派個有份量有實權的人去,才能彰顯重視,燕國畢竟是大國,又是我們主動和談,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

三公位高權重,政務繁忙,就不考慮了,九卿之內,選一個吧。”

典客文博站出來說道,

“陛下,外交出使接待,歷來都是我們典客的事情啊,臣願出使燕國,與燕軍談判。”

又一個大臣站出來說道,

“陛下,典客只管外交事務,並無太多實權,出使燕國,恐燕國認為我們怠慢。

臣以為,當派治粟內史公羊戰大人前去。

其一,公羊戰乃是治粟內史,掌管全國錢糧,位高權重,足夠份量。

其二,公羊戈被燕軍俘虜,為了保全十萬降兵,不得已投靠了燕軍,但臣相信,公羊戈的心,還是在我們大乾的。

他的家人也都還在大乾呢,臣相信他只是迫於無奈罷了。

公羊戰是公羊戈的父親,哪有兒子不聽父親話的。

派公羊戰前去,一來,可以請公羊戈幫著我們大乾說說話,畢竟,他現在也是燕軍的一軍主帥了。

退一萬步講,如果和談不成,還可以讓公羊戰說動公羊戈,讓他繼續留在燕軍之內,等到燕軍與我軍交戰之時,讓公羊戈忽然從背後偷襲燕軍,定然殺的燕軍一敗塗地!”

聽到這話,乾皇立刻說道,

“好,這個好,兩全其美嘛,看來,當初公羊戈投降後,朕親自寫信安撫他,說朕不怪他,這一步走的是對的,公羊戈必定也對朕心存感激。

可以讓他幫忙說和,說和不成,也可以讓他當做一顆釘子埋在燕軍當中。

此計甚妙!”

然而,就在乾皇歡欣鼓舞的時候,廷尉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您難道忘記了坤國袁處、魏國黃韜的事情了嗎?”

這一句話,直接給乾皇和滿朝文武澆了一盆冷水,把所有喜悅的情緒全都澆的透心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