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氏已經明白了她地意思,似笑非笑地望她一眼,便對顧全生說:“就答應他吧。我這就去拿銀票,先付定金,等契約簽好,東西都接收後,再付剩下的。回頭我會寫信給京裡,讓長福去搜羅方子和藥丸。”

事情進行得很順利,京中端寧幫著問了幾個帶過兵的人,討了些私家方子,當中自然少不了桐英地“家傳秘藥”,又讓長福送了些禮物給淳于太醫,得了兩個古方,然後連同幾家大藥房的成藥,以及府裡各家親眷為真珍備下的補品與冬衣,一併送回房山來。

然後淑寧又提議說,山西本就有災,只怕藥材方面也不太足,乾脆自家出點錢,每個方子都配了十來劑,足足裝了半車。氏索性又加了幾根有些年頭的人參,讓顧全生連同餘款給那小石老闆送去了。

結果那小石老闆感動得差點沒哭出來,連連說他們家“果真是信人”,當天便為顧全生引見了幾位熟悉的大買家,又將一份賬本送了過來,只說待他收拾好行李,便帶顧全生去通州見他們大老闆,順便介紹幾位糧商。

淑寧陪氏看那賬本,心下暗暗驚歎,真是走了運了。原本以為這家糧行頂多是賣糧給本地地平民和富戶而已,沒想到居然還做寺院的生意。房山境內多是山地,除去幾座大寺有寺田,可以自給自足,其餘的寺院不過是開墾得幾畝地種些菜罷了,日常食用,都要用香油錢到山下買。這筆錢卻是大頭。房山地方,幾乎村村有寺廟,而福祿升作為本地最大地糧行,每年都會與一百多家大小寺院做交易,數目之多叫人咋舌。

想來如果不是店主遇到變故,這樣賺錢的店,是不會輕易脫手的。

不過這樣一來,淑寧原本的計劃就要作些修改了。光靠自家父親與叔伯的祿米,以及保定、房山兩處田產的出產,未必能滿足福祿升原有客戶的需要,少不得還要另尋進貨的渠道。她與母親商議過後,便決定讓顧全生帶兩個人去通州,看能不能找到可靠的糧商供貨,若是能說服石家總店

就最好不過了。

過了幾日,顧全生從通州回來了,帶來了好訊息,但還有另一個訊息:“石家總店的老闆問我們,若是想從通州拿貨,要不要考慮買下他們在八里橋附近的一處小分號?那裡本來位置極好,只是位於背街處,又有幾家大糧行在附近,所以生意一直很糟。本打算要改建一番。但眼下沒那個閒錢。若是我們願意接手,只需一千二百兩銀子就行。”

這話聽得氏與淑寧都瞪大了眼:“怎麼這樣便宜?別是誆我們的吧?”

顧全生道:“我原本也這麼想,但後來他帶我去瞧過了,店面很小,房屋有些舊了,店後倒是有兩個極大地院子,有十來間大屋。因生意不好,年年賠錢。他們每逢旺季,就用那裡存放總號的米糧。只是今年開春前另修了庫房,如今就用不上了,才想要賣掉。偏偏別人都嫌它不在大路邊上,沒人肯要。”

氏皺了皺眉:“聽你這樣說來,價錢倒是不貴。但我們要從那裡買糧食,也用不著專門買間鋪子,若是能在當地做生意還罷了,不能賺錢,要它何用?這個便宜不貪也罷。”

淑寧卻想到一個主意,便問顧全生:“你說他們在旺季時拿那家小分號的屋子存放米糧,可見是原本的庫房不足的緣故。通州最多糧商,象這種糧食太多自家店裡放不下的情形應該很常見吧?”

顧全生不太明白她的意思。但還是回答了:“應該不少。我在那裡便親眼看到有糧商租用民房存放米糧,等糧價貴時再轉賣。當地行價,一石糧食。不論存放多久,都要付一分銀子。不少百姓全家擠在一間屋裡,以求空出一兩間房屋出租,一年下來,也有幾兩銀子的入息。”

淑寧笑笑。心中有數了:“額娘,照我說,這小分號買下也不要緊。買下來後。咱們不買賣糧食,只把那大院子分隔成幾個小院,多修幾間房屋,充作庫房,然後出租給糧商存放糧食。照顧管事所說,一石糧食租金一分,一百石就是一兩。通州每年都有五六十萬石漕糧經過,其中只要有幾萬石經過這小分號,我們獲利就不少了。一千二百兩,實在是很划算地。”這應該算是倉儲業吧?

氏聽了笑道:“原來還有這種賺錢的法子?那石家糧行怎麼就想不到呢?”

淑寧也笑道:“他們自家有糧食要存放,自然不會想到要租出去。其實別人家也有這樣做,只不過不會專門弄幾個院子放罷了。而且這門生意又不求店面有多好,那附近不是就有幾家大糧行麼?我們若能與那些糧商結識,日後自家糧店裡要進糧食,也很便利。”

氏點了點頭,便對顧全生道:“既是如此,我們就乾脆連那小分號也買下。照你說的,那店現在只是賠錢,若能再壓些價錢就更好了,不過也不必強求。”然後又叫人喚了長貴來,道:“我們家先前監工挖地窖和蓋庫房的人,還在麼?”

長貴有些摸不著頭腦,便說:“在的,本就是我們自家的人。”氏把事情說了一遍,又道:“你叫那監工收拾一下行李,明後天隨顧管事到通州去。這存放糧食地屋子不比其他,務必要乾爽、通風,還要防鼠防蟲防盜,讓他經心些。回頭做好了,我們從別院這邊調一兩房家人去看守,你先挑著,要可靠、機靈又有力氣的人。”長貴忙應了。

就這樣,三房一家的開源工程轟轟烈烈地展開了,雖然對於幾個當家人而言,日子還是很悠閒。氏每天照管媳婦,真珍只顧著把自己養好,小劉氏仍舊天天被兩個男孩子鬧得頭痛,小寶與賢寧依然吵鬧不休。而淑寧,則每日都在管家、練字、看書、做針線、散步、陪家人聊天以及逗弄弟弟中度過。

轉眼,便到了十一月。

整個別院都忙起來了,因為明天就是休沐日,端寧要從京中回來。

淑寧正在收拾最近做的幾件冬衣鞋襪,打算讓哥哥捎回京去給人,突然聽到外頭傳來急步聲,探頭一瞧,卻是扣兒衝了進來,一見她,便頓住了,低了頭請安。

淑寧正要問她怎麼了,卻冷不妨聽到後頭有人喊扣兒的名字,扣兒臉一紅,竄到後院去了。淑寧呆了呆,便看到院外來了個人,居然是牛小四。

牛小四臉漲得通紅,見了淑寧,也停住了腳,咬咬唇,撲通下聲跪下,道:“姑娘,我求你個事兒,我……我想娶扣兒姐當老婆,求你成全。”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