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八、良配(第2/2頁)
章節報錯
氏有些不高興地道:“二丫頭若真 異界之無所不能sodu地不去選秀,不知會不會對咱們淑兒有影響?而且,那崇禮本是想向我們淑兒求親的,大嫂子這麼插一腳進來算怎麼回事?”
張保聽了她的話,笑了:“咱們又沒說要把女兒嫁崇禮,你心裡發什麼酸?再說,若大嫂真要為婉丫頭求一門好親事,崇禮的確是佳配。他本就是京中各家權貴眼裡的一等一的女婿人選,年輕英俊,文武雙全,又前程似錦。你也說過他不錯的,別人自然也能看到他地好處。”
氏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你說的有理,我只是心裡有些不自在罷了。”其實她心裡也很清楚,那拉氏為婉寧看上這門親事,算得上是煞費苦心了。正如她先前所說的,崇禮一個人留在京中,父母兄嫂俱在外地,他的妻子上無公婆管束,下無gt主,夫家親族又少,人口簡單,崇禮本人又守禮,對婉寧而言,是最適合不過的夫婿人選。
只是在氏心裡,不太願意讓婉寧求得這門好親,倒不是因為她厭惡婉寧,而是覺得選秀時有婉寧在,自家女兒落選的機會就大了,若婉寧真的報了逾歲不去選,還不知宮裡的貴人們會不會把注意力放到自家女兒身上呢。
不過她想想又覺得自己是杞人憂天了,只要女兒在頭兩輪就落選,自然不會出現在宮裡地娘娘們面前,婉寧在不在,又有什麼關係呢?根據孃家那邊地報信,母親已經向延禧宮娘娘提過了,娘娘雖沒有明說,但多半是能成的。自家女兒一但順利落選,那拉氏打算把婉寧嫁給崇禮,便更讓人心裡不舒服了……
張保見妻子臉上神色變幻,知她還在想這件事,便道:“你少胡思亂想吧,如今大嫂不過是向你打聽崇禮的事,又沒說一定要上門求親,況且溫夫人才說了想讓淑兒嫁過去地話,不會突然改主意的,咱們到底還是兒女親家呢,他們還要顧著咱們的臉面不是?若日後我們不將淑兒嫁過去,他們給崇禮選誰家姑娘為妻,就與咱們無關了。別說這個了,明兒就要下聘,東西可都準備好了?”
氏這才醒過神來,忙道:“都備好了,總共是三十二抬聘禮,還有酒和成對的豬羊。我特地交待了,綢緞首飾都是上好的,但裝的盒子都要平實些,務必要足夠體面,但又不露富於人。只是現在並沒有新鮮茶葉,我只好拿今年春天出的茶代替了。”
張保點點頭:“這樣很好,咱們最近風頭盛了些,行事就該力求低調。武丹將軍派人送信來,也有這個意思。”
次日。伯爵府這邊就派人把聘
將軍府去了。一應禮數都是全的,聘禮也是循舊禮上去只是平平,但女家看過禮物後,都感到很滿意。
聘禮下過後,真珍家那邊就開始備嫁妝、打傢俱了,而伯爵府這邊,新院子地翻修工程已完成了一半。臘月初十前就能完工。裡面一應被鋪用具。都已經制作當中。端寧近日公事已漸漸上手了,雖說偶爾有些公子哥兒會來尋他的麻煩,但他為人和氣,又會做人,很快便得到上司與同僚的認同,日子倒不難過。
張保接到直隸參政道的任命書已有大半個月,不能再拖下去了。他見兒子婚事已定。只等正月裡迎娶了,便想著先到任上再說,於是便讓妻子收拾行李並打點上任後做人情的禮物,打算讓妻子女兒跟著一起上任,等進了臘月,再讓妻子回來準備兒子的婚禮。
淑寧知道父親的打算後,便也開始帶著丫環們打包行李。她忽然想起自春天出嫁後,便一直沒再見過面的周茵蘭。她父親如今還在保定任學政。或許她有些什麼東西想捎帶去呢?於是淑寧便回了父母。想到范家看望好友。
周茵蘭自嫁進范家,便只與淑寧透過兩次信,另外。就是近日端寧婚事傳出後,她派人送過一份賀禮來。看她信中所說,日子過得還好,夫妻相處也很融洽,不過淑寧兩次約她出來都沒成功,心裡便猜想,范家家規不知是不是很嚴?
范家坐落在外城,位於琉璃廠附近,許多漢族官員都聚居在這裡。淑寧坐著馬車,在衚衕裡繞了幾圈,才在一處大門口前停下。她讓家僕去送貼子,然後在車中靜候,只是透過車窗,打量著範府。
青磚大屋,深棕色地木門,門前挑著盞燈籠,范家地門面,處處顯示書香人家地氣度,但又極為低調,看來倒不讓人討厭。
范家很快就派人出來相迎,但他家供車馬進出的側門有些小,淑寧的馬車進不去,只好在門前下了車,她眼角瞥見那范家管家有些不安,似乎是覺得這樣太失禮了,便也不說話,隨他沿小道進了內院。
淑寧先拜見了范家夫人,對方態度和藹,一直帶著微笑,只是有意無意地,瞧了她的大腳幾眼。她不作聲,照禮數做全了,想跟周茵蘭單獨談話,但聽範夫人的口氣,似乎沒這個打算。
周茵蘭臉色倒還紅潤,精神也不錯,只是她一直都要站著,向婆母回話,也句句都恭敬規矩,讓一旁的淑寧聽得有些心酸。周茵蘭當著婆婆的面把要捎給父母地東西交給了淑寧,而且還開啟包袱顯示裡頭是幾件衣服鞋襪,還有兩包藥材。範夫人覺得有些不夠,吩咐丫環多拿了幾樣藥材來,又附上一套文房四寶和幾本新書,才算是滿意了。
期間周茵蘭的夫婿範安之還來過一次,但只在房間外頭向母親行禮,聽說妻子的朋友來探望,便來打聲招呼,但男女有別,就不見了。他陪著說了幾句話,便退出了後院。淑寧瞧了周茵蘭一眼,對方有些愧疚地看了看她。
最後淑寧請周茵蘭送自己一程,才得到了與她單獨相處的機會,悄悄問她過得可好。周茵蘭沉默了一會兒,才道:“我覺得還好,其實嫁了人都是這樣的,想開些就好,丈夫公婆待我還算不錯,等過了年,我會過得輕鬆些。”
淑寧知道京中規矩,新媳婦過門頭一年,日子都過得比較苦,但她看這范家行事,是很講禮教大防的書香人家,周茵蘭自小在風氣較自由的奉天長大,在家裡也是備受寵愛的,如今這樣受拘束,她看了都覺得難受。
只是她也沒別地辦法,只好多安慰周茵蘭幾句了,沒想到周茵蘭反而安慰起她來:“我地日子沒你想的難過,就是行事拘束些罷了,也沒受什麼苦。我婆婆其實為人挺好,只是對規矩比較看重,習慣了也沒什麼。你別替我擔心了。”
淑寧聽了,勉強笑笑,便出門上馬車離開了。她偶然間回頭去望,卻看到一個年輕男子為周茵蘭披了件斗篷,說了幾句什麼,然後攙著她進門去了。淑寧猜到那人就是範安之,看來好友的丈夫對她還算不錯,心中也稍稍放了心。
一應行李都準備得差不多了,張保定了隔日出發,先到房山整休,第二天再一口氣到保定去。淑寧在伯爵府裡住了這兩個來月,心裡也悶了,想到又要到一個新地方去,心情開始鬆快起來。
不料,就在當晚,大房地那拉氏急派綠雲來通知氏與淑寧:“宮裡來人了,請三太太帶三姑娘過去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