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九、功成(第2/2頁)
章節報錯
淑寧跟著端寧將最後幾頁紙裝訂好,點算清楚,也鬆了一口氣,回頭望見桐英,卻發現他已經睡著了。
淑寧看著他有些蒼白的臉色,與越加瘦削的身體,起了一點憐意。這些天他的腦力耗費最嚴重,幸虧身體素質好,不然早就累垮了。金大俠筆下過目不忘的東邪夫人,不就是因為默書導致心力交瘁而死的麼?
她望望他身上單薄地夾衣,看看外頭的天氣,便到樓上臥 星碎蒼穹sodu室取了一件斗篷下來,輕輕蓋在他身上,免得他受涼。端寧看了妹妹兩眼,將所有情報冊子放進木箱中,示意她跟自己先行離開,不去打攪桐英休息。
不知是不是錯覺,淑寧離開水閣的時候,似乎有個影子從她眼角掠過,但等她定睛去看,卻又什麼都沒發現,心想大概是連日勞累,眼花了。
她卻沒料想到,他們兄妹二人前腳剛走,有一個人後腳就潛進了水閣。這人長著絡腮鬍子,三四十歲模樣。他看了看正在熟睡的桐英,檢查了一下放東西的箱子,沉思片刻,便離開了。
桐英這一覺睡了一天一夜,等他醒過來時,早已餓得前胸貼後皮了,一見端寧淑寧拿來的飯菜,就急急往嘴裡送。直到吃得七八分飽,手裡的動作才開始慢下來。
端寧看到他這樣,倒放了心:“你這一覺可睡得夠沉的,怎麼叫你都不醒。我阿瑪都被驚動了。如果不是確信你是睡著了,我們都要請大夫了。看來你這回是真累壞了……你慢點兒吃,沒有跟你搶。”
桐英吞下一口飯,道:“我明天就帶著東西回京,只是不知道那頭狐狸現在在哪兒,可要避開他才行。”
端寧與淑寧對視一眼,都笑了。桐英瞧得一頭霧水,最後還是端寧解開了謎底:“你睡覺地這一天一夜,可發生了不少事,外頭都傳得沸沸揚揚了。那頭狐狸似乎遇到一個行蹤可疑地人,懷疑是你,結果追到一家賭館裡,莫名其妙地和一大幫流氓地痞摸黑打了一架,鬧得大了。連官府都來過問了。他們好不容易混了過去,卻又被人偷了錢財和馬匹。這下官府是一定要徹查的,無論如何,他們也是‘蒙古貴族’啊。”
桐英聽得笑了:“這可麻煩了,要是被人發現他們是假冒地,那可怎麼辦呢?如果被人發現他們是準噶爾來地,那就更糟了。”
兩人擠眉弄眼,都笑得很歡。淑寧便道:“他們昨晚上就失蹤了。聽說現在人人都在找他們呢。官府那邊大概也開始懷疑了。再等兩天。他們一定走人了。”
桐英停住笑,搖頭道:“明天我就進京,不等了。”淑寧有些奇怪,但看到端寧也沒有說什麼,便不再去問。
淑寧收拾了碗筷離開。端寧拿出一疊圖紙,道:“這些是你的地圖稿子,其實也能拿來當地圖了。我覺得就這樣燒掉有些可惜,不如作為副本收好吧,要是獻上去的圖出了什麼差錯,也能拿來補上。”
桐英想了想,道:“也好,但我不打算把它們一起帶進京去,你先找個地方收好。要是我順利進京,日後自會回來取。”
端寧沉吟片刻。答應了。找了一隻木匣把圖紙裝起來,又把自己那些稿紙一起裝進去,道:“我們家園子裡有一處隱蔽的地方。就在陶然亭底下的山腹中,從亭邊大石後頭
下去就能進入。那裡只有我們家幾口人知道,裡面去動。我把這匣子放在裡頭地一隻半舊書箱中,再作些遮掩,應該可保萬無一失了。回頭我領你去把東西放好。”
桐英有些怔忡,過了好一會兒才道:“你居然把自家地密室所在都告訴了我……”端寧愣了愣,忙道:“不是,那裡只是前主人留下地,連我小弟都知道……”“你不用說了。”桐英阻止了他,“那種地方,對於任何人家而言都是隻有最親信之人才會知道的所在。你就這樣告訴了我,可見你是真把我當兄弟。”
他猶豫了一會兒,回房去取了一件東西來,對端寧道:“這件事在我心頭壓了很久,我總是顧慮著不知該不該問你,但我現在不再猶豫了,免得總是疑心。我問你,這個是誰的?怎麼會在這裡?”
端寧看了一眼他手中的東西,那分明是條黃色腰帶,不是桐英的麼?
桐英收到他的眼神,也有些疑慮了:“這不是我的東西。當日我離家,就沒打算打出宗室招牌來,怎麼會把黃帶子帶在身上?這是我在床腳發現地,因有被子壓住了,大概是曾經的住客漏在那裡的吧?”
端寧笑了:“原來是這樣,你直接問就是。其實我雖然不想讓別人知道,卻沒打算瞞你,這大概是四阿哥的東西,他到附近的寺院禮佛時,曾在我們家留宿,多半是那時留下的。”
桐英有些意外,端寧便把事情來由說給他聽,又道:“你也知道四阿哥與我們家有親,但我們也留心避嫌,只在園子裡招待他,而且我阿瑪絕不進園門,每次都是我跟額娘來陪四阿哥說說話,說的也都是些家常小事。比如家裡的果林荷塘,我們兄弟地學業功課,還有弟弟們調皮搗蛋,卻被妹妹訓得很慘之類地。四阿哥有時會講講自己的家務事,但多數是聽我額娘說話。至於官面上的事,是一概不提地。”
桐英聽完後不禁嘆氣,道:“你這樣說,我倒覺得他越來越可憐了,這些家長裡短的小事,一般人都不會放在心上,他卻要到別人家裡才能聽到。”
端寧道:“這話你說說就算了,可別當面講,他一定會生氣的。”桐英笑笑:“這是自然。”
~~~~~~~~~~~=我是第二天早上的分割線~~~~~~~========
全家人都起了個大早,套了車準備回京。家裡人商量過後,決定全家出動給桐英打掩護,讓他坐淑寧的車子,當然不是孤男寡女,還有素馨跟車。
那車子先在後門停住,接了桐英後,再由虎子悄悄兒趕到前頭,再接了淑寧上車。端寧騎了馬跟在車邊,還另外安排了幾個身體強壯又機靈的僕役騎了馬跟上。
一路無事。桐英一路上抱著一個結實的書籠,裡頭裝著他們多日來的成果。他很少說話,就算說也是小小聲的,儘可能不讓聲音傳到外頭去。淑寧知道他是想掩人耳目,便很合作地與素馨吱吱喳喳地說話,不知情的人還以為車裡只坐了兩個小姑娘。
走到半路,端寧覺得日頭挺曬,剛好前頭有個茶店,便讓眾人在那裡喝口水歇歇腳。張保與氏本是先走一步的,卻已不見了人影,端寧只好吩咐眾人手腳快一些,儘快趕上去。
他下馬後一進那茶店,便萬分後悔。因為那店裡正坐著幾個蒙古人,為首那人正穿著藍色袍子。
此時不能退,只怕一退就要惹人懷疑。他只好裝作無事地叫店家倒好茶來,另安排茶水給僕役們,然後才很自然地走到妹妹的馬車邊,說:“妹妹口渴麼?我馬上就叫人送茶來。”然後低聲道:“狐狸在店裡,別出聲。”
淑寧與桐英聽了都是一凜,淑寧用正常的聲量答道:“多謝哥哥,我不口渴,還是快快趕路吧。”端寧應著,又招呼僕役們動作快些。
也不知道那藍和理是不是見端寧的年紀身形有些可疑,找了個藉口與端寧攀談起來。端寧坦坦蕩蕩地交待了自己的身份,又問他們的來歷。淑寧與桐英在車裡聽著,都緊張得要死,素馨更是大氣都不敢出。
端寧正與那藍和理東拉西扯,卻眼尖發現前面大路上來了幾個熟人,忙起身迎上去喊道:“馬兄!怎麼這樣巧?居然能在這裡碰上你!”
原來是他一個國子監的同窗,名喚馬龍的,和他的一大幫朋友——裡頭還包括兩個蒙古貴族——聽說拒馬河那邊風景好,便去遊覽一番。端寧熱情地招呼著他們,然後又說要為他們引見幾位剛認識的蒙古朋友,回頭時,卻發現藍和理一行人已經消失不見了。
馬龍皺了眉:“這些人是誰啊?怎麼招呼都不打一聲就走了?”端寧便道:“我也不知道,聽他說似乎是巴林部的。”
旁邊一個蒙古貴族說:“我就是巴林部的,可我從沒見過他,別是冒充的吧?”另一個也跟著嚷嚷。
淑寧與桐英在車裡聽到這些話,都死忍著笑。好不容易端寧跟這些人道別了,他們才又再踏上了回京的路,過了兩刻鐘,又追上了張保與氏的車馬。
一行人進了京城,又直走到正陽門前,停靠在路邊。淑寧與素馨下了車,上了氏的座車。桐英這才與他們告別,親自駕了馬車,往宗人府方向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