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做湯(第1/2頁)
章節報錯
淑寧指揮著下人們把張保從衙門裡領回來的過年物資放進食材間。因為放米麵的地方有些不夠,一個僕人便把旁邊的幾個空竹筐往旁邊那堆筐子上堆,誰知東西沒放穩,全部筐子都倒了下來。那人急得滿頭是汗,連忙把東西收拾好。
淑寧一時眼尖,發現筐子後有幾根棍狀的物體,便止住那名僕人,問道:“那筐子後面的是什麼?”
那人聽了,便把那幾根東西拿出來給淑寧看,原來是甘蔗。春杏看了便說:“是了,太太還在月子裡時,有幾日天特別乾燥,阿銀姐便叫人買了些甘蔗和胡蘿蔔回來,說是煮糖水喝。老爺和姑娘都喝過的,只是沒兩日天氣就陰冷起來。這是當時用剩的。”
淑寧被她一提醒,就想起來了。這東西這個把月來都被那幾個筐子擋住,所以她沒發現,現在看看,雖然有些幹,但還能吃,要是浪費掉,就太可惜了。
這時一個媳婦子來問她道:“姑娘,我們要到集市上買過年要用的雞鴨肉菜,既然有羊肉,要不要買些大料回來?”
淑寧便道:“自然是要的,另外,姜蔥蒜和各種作料、醬料都要買,另買一口大鐵鍋和兩隻瓦鍋回來,預備過年時用。”她頓了頓,回過頭來看那幾根甘蔗,心裡已經有了想法。
“還要再買些胡蘿蔔,若有荸薺,也買一些,回來時路過藥店,給我捎幾樣藥材。”她對那媳婦子道,“黨參、北芪、杞子和桂圓肉。暫時就這幾樣,你可記得別漏了。”
那媳婦子雖有些疑惑,但想到這三姑娘做事向來有她的道理,便應了一聲去了。
春杏問淑寧:“姑娘要買那些做什麼用?若是做菜,買藥材做什麼?”淑寧神秘一笑:“我自有我的用處,你到時就知道了。”
春杏只好不再問了。
又有一個媳婦子來找淑寧:“姑娘,那些魚蝦是要用水缸養起來,還是直接用油煎了放起來慢慢吃?”
淑寧被她提醒了,便說道:“是了,快叫人用水養起來,這些水產自然是吃新鮮的好,死了腥味太重。”
那媳婦子卻有些發愁:“可是水缸又不大,放進去,那蝦可不就全逃出來了嗎?還是全做熟了的好。”
淑寧沒好氣地道:“那就把那蝦連竹簍一併放進水裡去,不就逃不掉了嗎?至於魚,難道還要我教你不成?”
那媳婦子紅了臉,退下去了。春杏偷笑,小聲對淑寧道:“這位張嫂,最怕麻煩,她定是嫌把魚蝦養起來費事,才想勸姑娘把它們都煎好的。”
淑寧笑笑,問她道:“你說,這魚好辦,蝦你打算怎麼做?”
春杏想了想,道:“做油燜大蝦如何?中秋的時候,我在京城府裡的席面上見過這道菜,應該不難做。”
淑寧卻搖頭:“新年裡煎炸的吃食多,怪悶的,不如試個清淡些的。我聽阿銀提過這邊吃蝦慣用白灼,就做白灼蝦吧?”
春杏疑惑道:“白灼?就是燒開一大鍋水,把活蝦丟進去煮熟嗎?那不會太沒有味道麼?”
淑寧早就胸有成竹了:“做蘸料就好,把熟蒜茸、姜茸、蔥花,拌上本地產的醬油,加一點豬油,放少許雞湯或肉湯,一併用鍋燒開了,再拌上些生蒜茸,用大碗裝起來備用。等白灼蝦上桌時,就用小碟子盛些蘸料,蝦點過蘸料再吃。這樣就不怕沒有味道了。”
春杏想想果然不錯,便說道:“前些日子阿銀姐教我做本地的白斬雞,也要做蘸料的,想來跟這個倒是有八九分像,不如多做一些,吃雞時一併用上吧?”
淑寧點點頭:“使得,你儘管做去。”
=====================我是口水流滿地的分割線====================
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飯,淑寧讓人做的兩個菜式大受歡迎。一個是用瓦鍋燜的胡蘿蔔荸薺甘蔗燜羊肉,一個是白灼鮮蝦。
張保尤其對羊肉鍾愛。他說道:“羊肉也算是常吃的,通常都是下大料去煮,早就吃膩了,沒想到如今一點大料不用,只加上這幾樣素菜,倒顯得肉質更是清甜爽口。這個是你從阿銀那裡學來的?”
淑寧避重就輕道:“阿瑪喜歡麼?那就多吃些吧,廣州的冬天雖然比北方暖和,卻也是冷的,多吃些羊肉可以暖暖身子。”說罷還特地挾了一塊肥嫩多汁的肉給父親,張保笑著拿碗接過吃了。
佟氏道:“我倒更喜歡這蝦,清清淡淡的倒好,比那什麼油燜的香煎的更好些,不過這姜蔥蘸料倒是挺美味,吃蝦吃雞都可以用,又不會太鹹,以後做蘸料就按這個法子做吧。”她最後一句是對春杏說的,春杳便應了下來。
淑寧心中很是高興,想到的兩個菜都受到認可,使她更堅定了要做出更多美食的決心。
大年初三那天,劉氏姐妹前來拜年,話題都是圍著新出生的孩子轉。淑寧向她們見過禮,便到廚房去了。羊肉還有一點,她決定要做另一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