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先生誇過淑寧幾回,這使得媛寧又對她產生了敵意,但見她並沒有因為受了誇獎而在自己面前炫耀,只是繼續苦練,就覺得很詫異,漸漸地也不再敵視她。

一天午後,還未上課,媛寧拿出他前天佈置圖畫功課時畫的示範圖,準備把剩下的功課做完,卻發現其中一張圖不見了。她有點慌亂,只有這張圖,她是完全沒有練過的,要是被先生責罰,母親又會罵她了。

淑寧看到她慌慌張張地四處翻自己的東西,便問她怎麼了。

媛寧看著她,有點猶豫,對方也有一樣的示範圖,只是如果自己開口,不知她會怎麼嘲笑自己。

不過她還是把事情告訴了淑寧,沒想到淑寧什麼也沒說,就把自己的圖借給了她。她連忙照著畫起來。

等到她畫完五張的功課數,才鬆了一口氣。她把圖還給淑寧時,卻發現對方也在做圖畫功課,便問:“三姐姐也沒有做功課嗎?”淑寧回答說:“做了,只是現在還有時間,與其呆坐,不如多畫兩遍。”

媛寧完全不能理解這種做法,問:“為什麼?做完功課就可以了啊?換作是二姐,只要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課,先生就會大力誇她了。練那麼多有什麼用?”照小姑娘看來,這種事太“多餘”了。

淑寧卻說:“勤能補拙,我天份不如人,只好多練一些,才能做得更好。”

蔡先生來了,媛寧連忙把疑問嚥下肚,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之後,媛寧就時時留意起這位原本不大放在心上的三堂姐來。上課也好,休息時也好,淑寧總是能感受到她的目光,心裡毛毛地。不過這種現象只持續了幾天,媛寧就恢復正常了,讓淑寧鬆了好大一口氣。

只是這位四姑娘似乎勤奮一些了,每次先生布置的功課都會主動完成,學習也有了進步。有一天,蔡先生頭一回誇獎了她,小姑娘臉上發紅,眼睛發亮,誰都能看出她心裡有多高興。

只是第二天,她就好像霜打了的茄子似的,無精打采。淑寧暗暗奇怪。

下課時,媛寧叫住了淑寧:“三姐姐,一起回去吧?”

這可是破天荒頭一遭兒!

兩姐妹穿過花園往住處走。媛寧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三姐姐,我……我很難受,家裡根本沒人在乎我,他們只會說二姐姐的好。”淑寧停下了腳步,吃驚地望著她。

這位小妹妹在跟她談心事嗎?

媛寧眼一紅,說道:“她做什麼都是好的,而我做什麼都沒人理會。昨天我好不容易得了先生誇獎,回去告訴額娘,可她……”她吸吸鼻子,“她根本不當一回事,只會說二姐姐比我強多了。為什麼她要說這樣的話?明明我才是她的女兒啊?”

她的眼淚都快要冒出來了:“從小到大,我額娘就只會說婉寧好,婉寧聰明,婉寧討人喜歡,哼,不就是因為祖母寵她嗎?我明明很用功,額娘怎麼就不誇誇我呢?哪怕是一句也好。”

淑寧覺得她有些可憐。同樣是嫡女,但她在家中的地位明顯比婉寧差一截。她以前只覺得小姑娘刁蠻不講理,老看婉寧不順眼,沒想到她有這樣的苦楚。

得不到親人的認同,的確是很令人難過的事。就比如她前世考上了好大學,在母親眼中還不如她後生的孩子要參加夏令營重要。

淑寧有些同病相憐的感覺,便盡力安慰她,還說:“昨天蔡先生不就誇你了麼?而且你現在那麼用功,可二姐姐只是偷懶,在這點上你可比她強多了。”

媛寧聽了這話,心情倒好起來了:“沒錯!我現在比她用功!”只是旋即又有些失落:“可是她的天份那麼高,先生也說了,我們都比不上她。”

淑寧笑了:“就算她是天才又如何?方仲永也是天生奇材,可他後來不也泯滅眾人中了麼?按我的想法,只有一成的天份,加上九成的勤奮,才能成就真正有學問的人。”她把某句名言稍稍改了改。

媛寧聽了這話,眼睛卻發亮起來。

她覺得自己找到了超越婉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