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封侯(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雷覺天的神色十分認真,畢希利也關注起來了,“那你說吧。”
“我覺得目前我們的首要敵人還不是唐河帝國。原因有三,一是唐河帝國雖然實力削弱,但仍然不是周邊這些國家包括我國在內哪一個單獨能夠對抗的;二是目前唐河帝國正處於困難時候,如果我們能與它保持良好關係,那它肯定也十分願意,那我們就可以騰出手來收拾其它敵人;三是我們的經濟還需要進一步發展,需要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而我們的經濟與唐河帝國的經濟存在很大的互補性,如果與唐河帝國發生戰爭對我們的經濟影響將會相當大。除開這以上三點,我還覺得有些國家經常配合唐河帝國對我們進行牽制,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恐怕我們永遠都難以與唐河帝國真正為敵。”雷覺天侃侃而談。
“你是說米蘭王國?”畢希利會意的問道。
“不錯,我認為目前當務之急是與唐河帝國搞好關係,騰出手來收拾象米蘭、南洋聯盟以及我們西南方的那些小國和城邦,逐步壯大自己的實力,待到時機成熟再來對付唐河帝國。”雷覺天目光深沉的盯著手上的東大陸地圖。
“那現在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措施呢?”畢希利雖然有些遺憾不能很快踏進中原,但他畢竟是成大事者,知道雷覺天提出的看法是最符合自己國家利益的,所以很快拋開遺憾,關注到近期的行動上來了。
“目前我們可以派使者前往帝都中州,與帝國外交部門直接對話,同時邀請他們的外交官員訪問我國,我們還可以將駐紮在與唐河帝國接壤地帶撤出部分軍隊,以表現我們的善意,對郎家、林家則要努力維持好現有的關係,密切關注其發展變化,但也不要掉以輕心,對米蘭王國現在也暫不作行動,目前可以抓緊時間收集周邊各小國城邦的情報,選擇合適的物件,以便在方便的時候下手,只是大汗的北上願望就得暫時緩一緩了。”雷覺天的目光已經落在了地圖上西南邊的幾個小國和城邦上。
“那我們就得抓緊時間,及早佈置,力爭早日見成效。今天你我的談話暫時不要對外透露,待到合適的時候再讓其他人知道也不遲。”畢希利十分謹慎,這關係著自己國家外交政策的轉變,稍不小心透露出去,就有可能使自己十分被動。
“這個臣知曉。”
唐河帝國上下被連續幾個壞訊息攪得人心惶惶,朝裡朝外,百姓官吏都議論紛紛,惶恐不安,深怕羅卑人或北方的異族人打了進來,對帝國軍隊的表現都激烈抨擊,甚至有不少士族也提出了為確保帝國安全與北方几國議和的建議,其實就是變相的求和。帝國內政總署已經嚴厲控制百姓言論,但各種謠言依然甚囂塵上,堵不勝堵。帝國新聞出版署也嚴禁各大報刊登載有關帝國戰敗的新聞,否則將以影響國家安全為由予以查封。就在這時候,期盼已久的無鋒率領帝國軍隊在慶陽府大敗羅卑人的訊息於傳到了帝都。
“號外!號外!帝國軍隊一舉擊敗羅卑侵略軍,全殲敵軍五萬餘人,羅卑侵略軍已狼狽逃回大草原!先生,五個銅幣,為什麼漲了兩倍,這是最新訊息,貴了?昨天的訊息不要錢,那您要不要?”“最新訊息!羅卑人交出20000匹優良戰馬的買路錢灰溜溜滾回老家!欲知詳情,請看《帝國新聞》!”“血戰五天,以少勝多,輝煌戰績,誰與匹敵!慶陽保衛戰指揮官李無鋒的畫像,小姐,要不要?只要一個銀幣,另送個人簡歷一份!”
由於帝國各大報刊均派有記者到各地,其中《每日快報》的記者恰巧在隴東府遇上了展照白和魏東臣派往帝都的請願團,在瞭解到情況後,這個記者頭腦十分機靈,立即感覺到這個訊息的震撼性,立即重金僱人連夜騎馬將此訊息送回帝都,結果這人因在到達帝都時與守門士兵因故發生爭執被士兵扣押,一怒之下說自己是來報喜的,被周圍好事者得知情況後捅給了《帝國新聞》的記者,很快各大新聞機構都得知了這一訊息,立即運轉起來,整個帝都百姓立即陷入了欣喜若狂的氣氛之中。
帝國皇宮勤政殿,司徒明月一反前幾日的狂燥易怒的心情,變得十分興奮,臉色也顯得和藹可親,御案前的戰報和幾份報紙已經看了幾邊,什麼叫百看不厭,大概就是這種心情了。“各位愛卿,這份戰報,太過簡單枯燥,朕看一點也比不上這幾份報紙的文筆啊!”殿下眾臣見皇帝陛下心情十分舒暢,也都紛紛向皇帝陛下祝賀。
“何愛卿,這份戰報的情況是否準確,可別是誤傳啊,朕可再也丟不起這個人了。”司徒明月興沖沖的在御案前走來走去。
“陛下請放心,這份情報是經過多次複核的,應該沒有問題。”何知秋恭敬的回答。
“很好,很好,殲敵五萬人,繳獲戰馬兩萬匹,戰果累累啊,這個李無鋒到底是何許人,居然讓朕大喜過望,尤素夫,你說一說給朕聽聽。”
城衛軍團軍團長尤素夫早有準備,“稟陛下,李無鋒,出身帝國首都中州一士族家庭,父母早亡,687年加入軍隊,在帝國城衛軍團第三師團服役,歷任小隊長、中隊長、大隊長,689年平息北方三郡農民奴隸暴動戰役中,以少勝多,俘虜敵人3000餘人,而己方無一人陣亡,榮獲帝國三星榮譽勳章,並晉升為聯隊長,在此次西征戰役中負責押運後勤糧草。以上就是他的簡歷。”
“嗯,難得的人才啊,朕要重重的獎賞他,各位對此有何建議啊?”司徒明月十分滿意。
“陛下,臣聽說慶陽府的百姓十分擁戴他,已經有一個聯名請願團到帝都向陛下請願來了,他們都希望李無鋒能留下來擔任慶陽城守,幫助他們抵禦羅卑人。”陸文夫出列奏道。
“哦,也好,朕就順應民意,封李無鋒為百勝侯,並任慶陽府城守,希望他能勿負朕望,為朕守好西北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