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出岔子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部隊辦事兒的效率確實高。
電話是上午打的,東西下午就用卡車送到了高等研究院。
兩個工程師跟車到了金陵,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那三座集裝箱,想上去摸摸又得不到機會。楊忠全更是氣的血壓飆升,盯著陸舟的視線簡直恨不得把他皮剝了。
終於,他忍不住開噴了。
“你們一個破實驗室搞兩臺高精度機床有個毛用,自己打個對撞機出來麼?”
陸舟也是毫不客氣地毒舌了回去。
“那你們一個破機修廠要兩臺高精度機床又有毛用,拿回去拆了做成標本麼?”
一聽這句話,楊忠全差點沒氣的吐血。
站旁邊看著的王鵬也是有些哭笑不得,想勸勸陸舟卻又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於是乾脆就不說話了。
到了下午,科工局的領導總算是跑了過來。
一輛黑色轎車剛停穩在門口,李局長便快步下了車,將陸舟拉到旁邊的休息室裡單獨做工作。
“陸教授啊,那批裝置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
陸舟笑著問:“航天不重要?”
“不,我沒這個意思,航天事業關乎到華夏子孫的未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當然重要,而且非常重要!再加上您又是登月工程總設計師,我很清楚您現在的心情!”
陸舟抿了口咖啡,沒有說話,只是聽他繼續說下去。
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李局長用誠懇的語氣繼續說道,“但是您也知道,除了長遠的利益之外,咱們也得考慮一些現實的問題。我們的工業起步太晚,和日德企業存在至少十五年以上的差距。尤其像是發動機、潛艇這些關係到國防安全的關鍵領域,我們和西方國家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國產機床也有國產機床的優勢在裡面,比如相對低廉的成本,幾乎讓國外機床企業在低端市場無利可圖。然而在高階機床領域,無論是加工精度還是故障率等等一系列的方面,國產機床都很難在國際市場上和那些老牌工業巨頭同臺競技。
然而華國想發展製造業,卻又偏偏離不開這東西。
像是國內一些對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的製造企業,通常會選擇進口機床,買五軸機床,買奈米精度數控系統。而到了人家那裡去買,人家就是大爺,不但得花大價錢還要看人家臉色,尤其是廣受詬病的“終端使用者訪問權”,讓一些涉及保密技術的單位根本不敢用進口機床。
因此,在這次可控聚變的談判上,這些尖端的工業技術也都被華國方面擺在了談判桌上。
聽完李局長的話之後,陸舟表示理解的點了點頭。
他本身也不是油鹽不進的人,只是很不爽那兩個人的態度罷了。
好好說話,什麼事情不能談呢?
他是那種不講道理的人嗎?
見陸舟的表情有所緩和,李局長用徵求的語氣繼續說道。
“我知道您將這兩臺機床買回來很不容易,但我還是希望您能夠讓給我們一臺。當然了,這個我們不可能白拿你的,你是多少錢弄回來的,你報個數給我,我們出三倍的價格。如果你還有什麼其它的要求,也都可以提出來。”
陸舟笑了笑說。
“三倍的價格就不必了,我買回來也不是打算用來賣錢的。”
李局長繼續說:“那您看有沒有什麼政策上需要我們幫忙的?”
聽到這句話,陸舟沉思了一會兒,忽然眼睛轉了下,開口說道。
“從金陵到國內的幾個發射基地有點遠,等太空梭造出來了,運輸怕是有些麻煩。”
李局長額頭上直冒汗,硬著頭皮說。
“您該不會是想……”
陸舟笑了笑說:“要是發射基地能近一點就好了。”
李局長頭疼說道:“這個不可能,就算我們這邊同意了,地方政府也不可能同意。這玩意兒涉及到的不只是保密問題,還有周邊地質環境,以及氣象、環保、安全等等各方面的問題,不是隨便就能做決定的。”
陸舟輕咳了一聲說:“你誤會了,我說的不是發射基地,不是按照酒泉、西昌那些發射基地的標準。我只需要一個小規模的發射基地,用來發射太空梭就夠了。”
太空梭和火箭還是有不少區別的,尤其陸舟打算把殘骸三號上的那個霍爾推進器歸弄出來,那玩意兒可比一般化學火箭環保多了。
李局長直搖頭道:“這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