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同一時間,SpaceX立刻召開了新聞報告會,由明星企業家馬斯克親自登臺主持,向公眾們介紹了SpaceX在阿瑞斯計劃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傳說中的BFR超級火箭是如何將二十五噸重的有效荷載,從地球的表面扔到火星上去。

穿著一生黑西裝與灰襯衫,傳說衣櫃裡只有一套衣服的馬斯克走到了臺上,用富有煽動力與激.情的聲音,向臺下的聽眾們宣講道。

“……生命維持單元只是阿瑞斯計劃的第一步!後續我們還將投送更多的殖民者前往火星地表,去開拓我們文明的邊疆。”

“我們歡迎任何人加入我們,無論他的性別、國籍、地位、身份……以及任何的一切。只要你擁有一顆對人類偉大事業心懷熱忱的內心,我們就是朋友!”

“未來正在向我們靠近,是主動擁抱未來,還是看著它從我們眼前走過……”

“選擇權在你!”

話音落下的瞬間,新聞釋出會的會場被掌聲填滿。

新聞釋出會結束之後。

在阿瑞斯號著陸火星地表這條訊息的助力下,SpaceX的股價就如同插上了翅膀,在美股上一路飆升。

不只是如此,還有同樣參與了生命維持單元設計的藍色起源,等一系列由矽谷以及西雅圖孵化的高科技航天企業,都在這場資本盛宴中,享用到了最肥美的一塊肉排。

航天競賽似乎迎來了轉折點。

面對華國在“月球計劃”上的強勢,作為老牌航天大國的美國,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他們在航天領域不容挑戰的實力。

即便是陸舟也不得不承認,25噸的火星軌道投送能力,以及不走尋常路的發射路線,站在巨人肩膀上的BFR火箭,其技術確實強悍到了一定的境界。

就在國際媒體對BFR火箭的成功爭相報道的時候,BBC的報道終於壓軸出場了。

繼對華國月球軌道空間站的報道之後,這次這些英國佬們同樣是站在了一個客觀……或者說看熱鬧的立場上,對美國阿瑞斯計劃第一階段的成功進行了報道。

“……馬斯克的SpaceX擁有成為未來宇宙中馬士基的潛力,如果把曾經的獵鷹9火箭看成剛能遠洋的木質帆船,那麼如今的BFR便是蒸汽帆船。”

“從SpaceX在技術領域永不止步的探索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他們對於未來勇敢進取的決心。或許我們真的可以抱有這個不切實際的期待,期待在並不遙遠的未來,他們能在技術的領域更進一步,繼續研究出行星際意義上的柴油巨輪、甚至像海上巨人號那樣的移動‘大山’……”

“現在討論這些東西似乎還太早了,但若是保持這個勢頭繼續發展下去,SpaceX或許真有可能憑藉著先發的優勢佔領市場的主導地位,並且為全球發射行業制定標準以及門檻。”

“比較有意思的是,我們注意到,華國的那位陸教授就在不久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表示,他會將星空科技的航天發射專案部,打造成未來的‘行星際鐵路運輸公司’。”

“如此看來,在不久的將來,壟斷華國80%以上航天發射任務的星空科技,或許會成為SpaceX最大的競爭對手。”

“目前,華國與美國在航天領域的較量,正在逐漸進入白熱化。”

“第一階段的較量似乎以平局收場。”

“無論是華國還是美國,雙方似乎都在堅定不移的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並且擁有著自己的王牌。”

“一位是享譽世界的科學家,一位是富有遠見的商人……究竟誰會從這場競賽中勝出,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