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因為后羿堆的事情,上一次大會中還有人提出了拆除三峽的提案,還長江中下游一片綠水青山。只不過這件事的利弊在學界爭議很大,所以討論到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另一方面,隨著羲和堆竣工之後,ITER其它成員國談判的慾望,也更加的強烈了。

如果說一年前,他們還遊刃有餘地自信著最多五六年便可以複製盤古堆的成功,那麼到了現在,不管他們是否對本國的學者和ITER本身是否依舊那麼自信,華國在能源領域將他們逐漸甩開的差距,以及推動能源革.命的決心和魄力,都已經讓他們無法再這樣等待下去了。

陸舟不太清楚談判的具體進展,也不清楚國家到底從歐美國家那裡交換了些什麼,不過從外交部邀請他隨訪問團一同出訪斯德哥爾摩這件事情來看,進展應該相當的順利。

畢竟,如果談判進展的不順利,有關部門肯定不敢讓他這位聚變工程的總設計師冒這個險。

一想到自己錯過了這麼多有趣的事情,站在訓練室門口的陸舟,便忍不住嘆了口氣。

看著躺在振動試驗檯上顛的牙齒打顫的兩人,他語氣帶著些遺憾地說道。

“羨慕啊……”

站在陸舟旁邊的王鵬微微愣了下。

“羨慕?”

看了眼躺在振動試驗檯上顛的“欲仙欲死”的兩名飛行員,王鵬看向陸舟的眼神頓時古怪了起來。

這玩意兒有什麼好羨慕的……

“嗯,”並沒有注意到王鵬的眼神,陸舟點了下頭,隨口說道,“你不想上天嗎?”

王鵬:“上天……你指的是上太空嗎?”

“不然呢?”

王鵬想了一會兒,搖頭道:“……我大概沒考慮過飛那麼高過。”

陸舟嘆了口氣問:“你跳傘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王鵬:“最高的一次……大概是六千米。”

一般而言空降兵跳傘都是在一千米以內的高度完成的,這時候飛機外部的氣溫和氣壓都不會下降太多,跳傘人員也不會面臨凍僵或者是缺氧的危險。

五千米以上的高空跳傘,即便是對於特種部隊而言,也是一件危險的事情。除非是萬不得已的情況,比如飛機接近敏感區域不能下降高度,否則沒人會選擇高空跳傘。

“最高六千多米嗎?”也不知道是在想什麼,陸舟笑了笑,扔下了一句對普通人來說很難懂的話,“沒準等過幾年你再回部隊裡,一千公里高度的跳傘都是家常便飯了。”

一千公里?

王鵬下意識地愣了下,隨即笑了笑。

沒想到向來嚴謹的陸教授,也有把單位搞錯的時候……

從一千公里的高度跳傘,只怕等人下來了都成冰棒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