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陸舟點了點頭,簡單地回道。
“嗯,昨天核工業集團那邊把圖紙發了過來,我打算先加工一臺試試看。”
王鵬忍不住問道。
“可我怎麼沒看到工人在裡面?”
陸舟笑了笑說。
“因為不需要。”
聽到這句話,王鵬微微愣了下,一時間還沒有反應過來。
不過很快,他便明白了陸舟這句話的意思。
只見廠房的另一端,一輛大型物流車停在了卸貨點的位置。
隨著車上的材料完成了卸貨,只見一輛輛AVG小型物流車就像是活過來似得,一窩蜂地湧向了那堆材料,抓取、釋放等等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看的王鵬的視線都有些應接不暇了。
然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那些AVG小型物流車就像是工作在血管中的紅細胞一樣,將材料送到了各個充當“器官”的生產裝置上。
不到一會兒的功夫,一張合金板便被加工成了一套流線型的發電機組外殼。然後這具外殼又在AGV物流車的搬運之下,被送到了一臺工業機器人的旁邊。
緊接著,幾隻充滿金屬質感的機械臂,對著那具流線型的外殼一陣上下其手,便將穩流器和加熱裝置等等磁流體發電機組的零件,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充填了它的內部,然後靜靜地等待著磁線圈裝置送來完成下一步的組裝……
工業攝像頭和神經網路演算法深入到了生產環節的每一處細節中,整個生產線的運轉已經完全由AI所支配,每一處生產環節的效率,都在AI的協調下達到了儘可能的最大化。
整個生產線中,唯一需要用到工人的地方,大概便是便是那輛裝卸貨物的大型物流車了。
站在旁邊,目睹著眼前的這一切,即便臉上的表情沒有太多波瀾,但王鵬的眼睛卻是幾乎都要看直了。
好一會兒回過神來,他才輕聲感慨道。
“這套裝置要是普及了,得多少人失業。”
聽到這句話,陸舟笑了笑說。
“你想多了,就算是發達國家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普及這種裝置。而且退一萬步,如果哪天這些東西真的普及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生產技術的革新將使得勞動力向更高層次遷移,這在短期內雖然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但從長遠來看卻是文明發展所不得不經歷的一環。
就在陸舟還打算說些什麼的時候,正巧一名技術員從門口那邊走了進來。
“教授,外面有人找您。”
從那上下翻飛的機械臂上收回了視線,陸舟回頭看向了那名技術員。
“誰?”
“他們自稱是海軍裝備研究所的,帶頭的那位好像是張建榮院士。”
張建榮院士?
這個名字陸舟倒是隱約聽說過,只是忘了是誰和他提起的。
在他的印象中,依稀記得這位老人家好像是搞船舶動力研究的,和廬陽物質研究所的李健綱院士還是校友。
不管怎麼說,人家專程從上京那邊趕過來拜訪,他還是得尊重一下的。
於是,陸舟依依不捨地從廠房內的那些工業裝置上收回了視線,看向了那名技術員說道。
“帶我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