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不可思議……”

泛亞科學院的理論物理研究所。

看著全息螢幕中的新聞,好半天才從驚訝中回過神來的盧文茂教授,輕輕嘆了口氣之後,才用感慨的口吻說道。

“沒想到他還真做出來了……”

就在不久前,李光亞理事長還親自來了一趟這裡,向所裡的專家們諮詢了超光速技術的實用化可行性。

盧文茂教授清楚的記得,對於超光速這項超前的研究,他是持悲觀看法的。事實上不只是他持悲觀的看法,所裡的大多數專家也都是如此。

到目前為止,他們雖然已經掌握了開啟超空間通道的方法,但還沒有一個合適的方法讓這條通道維持穩定。而且不只是如此,每一次開啟通道所需消耗的能量都是一個天文數字,企圖透過這種方式來完成光年為單位的航行,只能說還是有些不切實際。

然而……

現在看來,顯然是他看走眼了……

臉上帶著幾乎相同的表情,站在辦公室裡的郝澤宇教授也輕輕嘆了聲,搖頭說道。

“是啊,不過這個玩意兒誰想得到?就在幾天前,我和院長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還達成了共識,認為就算Z粒子引力波動方程的精確表示式問題得到解決,將該理論推廣到應用領域也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沒想到這麼快就被打臉了。”

誰也沒想到,一切會如此之快。

更沒有人想到,這一天會來的如此突然。

如果連束縛光的屏障都無法阻擋他的步伐,那這個世界上到底還有什麼東西能夠讓他停下?

忽然之間,盧文茂教授響起了他在新聞中說的那些話,也終於明白了他為何會坦誠的表示自己打算去天倉五看看。

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神秘,在他的面前都不再配稱之為秘密。就連“不可能”這個詞彙,在他這裡也彷彿失去了意義。

對於這樣的天才而言,或許也只有光年外的世界,才能滿足他對宇宙與真理的求知慾了吧……

盧文茂和郝澤宇兩位教授的感慨,對於泛亞合作的學術界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縮影,被秦嶺號“五分鐘內跨越1.2億公里”的成績給震驚到的,也顯然不只是他們兩人。

就在泛亞航天局的新聞釋出會結束之後的第二天,IMCRC的總部便至少召開了十場關於超空間理論、以及Z粒子波動方程的研討會,並由相關領域的頂尖學者主持會議。

至於被研究的物件,自然是之前陸舟發表在LSPM上的那篇論文。

“很顯然,它的價值被低估了。”

研討會結束之後,面對科技欄目記者的採訪,IMCRC的現任理事長用充滿遺憾的聲音繼續說道。

“在它剛剛發表的時候,我們雖然也對這篇論文進行了細緻的研究,但並沒有給予它足夠的重視。關於超空間理論以及舟粒子的研究在當代物理學界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但和它同樣重要的課題還有很多,比如中微子、反夸克等等……而這些才是IMCRC近兩年來的熱點研究物件。”

“但現在,超光速技術的突破,毫無疑問已經扭轉了這一局面!我甚至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表示,在未來十到二十年的時間裡,超空間理論都將成為理論物理學界最重要的命題!”

“因為它正在將我們帶向遙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