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管怎麼說,等見到了他本人之後,我們就知道了。”

隨著兩艘工程艦與秦嶺號對接在一起,站在艦橋內的鄧艦長,總算是見到了那位被稱作21世紀最偉大學者的男人。

主動伸出了右手,鄧遠書例行公事地向他做了個自我介紹。

“您好,陸院士,我是泛亞第一艦隊秦嶺號的艦長,這位是我的副官劉正一。根據上級的命令,我們將在這次行動中,協助你完成實驗內容。”

那位劉副官也面帶笑容的伸出了右手,繼艦長之後和陸舟握了一下。

“您好!”

“幸會!”

向兩人微笑著點頭,一番簡單的握手寒暄之後,陸舟微微整了整臉上的神色,沒有浪費時間,直入正題地說明了自己的來意,以及最關鍵的實驗內容。

全程懵逼地聽完了陸舟講述的關於超空間理論的部分,鄧艦長費了好一番功夫才算是搞明白了,整個實驗要研究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簡而言之,為了測試Z粒子震盪裝置對空間曲率的擾動,陸舟需要一臺可移動的核聚變反應堆。

而在泛亞第一艦隊的諸多艦種中,除了空天母艦之外唯一符合標準的,也只有他們這艘裝備了航母標配可控區別反應堆的巡洋艦,才能滿足啟動Z粒子震盪裝置的最低標準了。

說實話,雖然對陸舟說的超空間航行非常感興趣,鄧遠書也願意服從命令配合實驗,但唯一讓他有些難以接受的就是,陸舟和東亞重工要對他的“愛艦”進行大幅度的改裝。

他已經在這艘星艦上服役有些年頭了,這裡對他來說就像是家一樣……

“改裝這個……我希望你還是慎重地再考慮一下,”看著陸舟,站在艦長旁邊的劉副官,用認真的語氣說道,“拆除武器系統和外部裝甲,這對秦嶺號來說已經不是大改了,等於將我們的巡洋艦變成了一艘大號貨船!哪怕實驗之後重新裝回去,它的戰鬥力也將大打折扣,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陸舟點了下頭說:“我能理解,但這個實驗非常重要,它關係到的東西遠比一艘星艦……甚至是整隻艦隊都重要的多。”

“可為什麼一定得拆掉裝備?”看著陸舟,鄧艦長問道,“尤其是外部裝甲,很多部分採用的是整體焊接技術,不但拆卸難度大,重新安裝的難度也不小,而且還會對材料本身造成難以修復的損傷。將武器系統拆掉,保留這一部分不可以嗎?”

“抱歉,恐怕不行,”陸舟搖了搖頭,揭示說道,“超空間通道對透過質量有非常嚴格的限制,除非裝備更大的動力系統,否則以秦嶺號巡洋艦當前的噸位,是很難透過開啟的超空間通道的。”

還有一句話陸舟沒說。

以超標準的質量透過超空間通道倒也不是一點希望沒有,只是可能產生無法預知的後果。

由於這已經超出了計算的邊界,所以結果幾乎無法透過數學的計算來預測。

情況樂觀點的話,大概是根本進不去,像穿過一層泡沫一樣從“門”的表面穿過;或者成功進去了,再從隨機的位置中再跳出來。

而要是情況不樂觀的話……

最後還能不能出來,進去了多少而又留下了多少沒進去,這些都是個未知數。

鄧艦長:“……你對實驗有幾成把握?”

“問這個問題毫無意義,”陸舟搖了搖頭說,“我相信我的計算,如果不是100%的肯定,我也不會站在這裡。現在問題的關鍵僅僅在於,你是否像我相信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樣相信我。”

聽到這句話,鄧艦長陷入了沉默。

大概過了五分鐘那麼久,他抬頭看向了陸舟,彷彿在心中做出了什麼重大的決斷一樣,用嚴肅的口吻說道。

“我常聽人說,你是這顆星球上最偉大的學者,我相信這份偉大形容的不只是你的智慧,還有你對科學的嚴謹。”

“感謝你的信任,”陸舟輕聲說道,“我可以向你保證,我必不會辜負這份信任。”

聽到陸舟這句承諾,鄧艦長微微點了下頭。

背對著身旁軍官們詫異的視線,他語氣鄭重地開口說道。

“既然如此的話。”

“我們的秦嶺號,就拜託你了!”

燈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