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9章 不到3%的成功率(第2/3頁)
章節報錯
很快湛藍色的光束呈現在了會議室的中央,一座約莫有半人高,兩步寬的圓環狀空間站,呈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雖然是一張平平無奇的臉,但坐在這裡的航天領域專家,對這個中青年教授卻不會陌生。
作為航天工程領域的專家,這位任教於燕大的朱海清教授曾經參與過亞特蘭蒂斯號空間站的設計,無論是在產業界還是在學術界都算是小有名氣的大牛了。距離院士的頭銜,差的僅僅只是一些資歷和積累而已。
這次燕大航天研究所推出的這套設計方案,正是由這位朱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完成的。
“這是我們燕大航天研究所的設計方案。”
“參照天舟號空間站的設計,我們將整個空間站分成了居住、商業、工業三個區域,從內到外依次分佈。”
“位於空間站中央的配重杆是整個設計方案的核心,考慮到隨著空間站質量變化,太空電梯重心將在同步軌道上下浮動,這樣的設計能夠保證太空電梯的重心永遠處在合適的位置。”
在講述這套設計方案的時候,男人的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
聽著他的講解,會議室裡傳開了陣陣竊竊私語。
雙目直視著那懸浮在光束中的全息藍圖,坐在葛院士旁邊的張教授,同他小聲耳語了一句問道。
“你覺得這套方案如何?”
“中規中矩吧,”葛院士摸了摸下巴,沉吟了片刻之後,繼續說道,“單是這麼看的話,我倒是看不出來啥問題。”
張教授笑著說:“連您老人家都看不出來啥問題,那不是穩了?”
“千萬別這麼說,太空電梯這種新玩意兒,誰都沒有真正見過,過去的經驗也根本談不上經驗。咱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誰也不比誰高明,”停頓了片刻,葛院士在手中的表格上做了個記號,不做任何評價地繼續說道,“還是再看幾套方案吧。”
同為評審委員會之一的張教授點了下頭,認同說道。
“說的也是。”
完成了最後的講解,站在會議是中央的朱海清教授,朝著走到會議室裡的評審委員會的委員們微微鞠躬,隨後便帶著自己的方案離開了評審現場。
接下來上臺的是金陵高等研究院航天科技研究所的劉繽瑞院士。
這位劉院士也是位不得了的大牛,雖然已經60歲高齡,但依然活躍在航天工程學研究的第一線上。並且不同於燕大的張教授,他對於大型空間站的設計有著相當豐富的實踐經驗。
包括泛亞合作的拉格朗日點空間基地,以及新服役於天宮市上空的軌道中轉站,都有他的研究成果在裡面。
雖說評審的是方案,而不是投標單位的資歷和專案負責人本身的學術履歷,但不得不承認,這些行業內的大牛們拿出來的成果,比起那些像是湊熱鬧一樣被末流研究機構送過來的設計方案,確實要優秀的多。
在看到劉院士提出的方案之後,葛院士臉上的表情愈發的糾結了。
不是因為方案不好。
而是因為兩個看起來都不錯,以至於他一時間不知道該做何選擇好了。
“先把所有的方案都過一遍吧……等到最後再做選擇。”在表格上做了個記號,葛院士看了旁邊的張教授一眼,繼續問道,“矩陣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申請辦下來了嗎。”
張教授點了下頭。
“科技部那邊已經透過理事長與軍方聯絡過了,他們同意我們使用‘矩陣’十二小時。”
所謂矩陣,便是從那些覺醒者們手中繳獲來的量子計算機陣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