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航天產業的規模已經龐大到一個無法估量的數字,但在當時那個送幾名幸運兒去火星都無比艱難的年代,一個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總顧問的頭銜,怎麼也不可能比得上可控核聚變領域一把手的位置。

如此說來的話,他們競爭董事長的職位,希望還是很大的。

當年陸舟就看不上這點兒“世俗的蠅頭小利”,相比100年後的今天,更不會對它產生興趣吧?

為了拉攏到陸舟這一票,不少人著實下了一番功夫,準備了一份投其所好的提案,打算以此來勸誘陸舟和他手中7%的股權一起站在自己這邊。

比如承諾加大科研投入,再比如向冷凍人權益保障基金會捐贈……

反正開出去的這些支票,花的也不是他們的錢。而這點錢對於東亞電力這座龐然大物來說,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會議剛剛開始的時候,勉強還算是井然有序,等不到半個小時,就已經吵得不可開交。

對於眼前的狀況,似乎已經是習以為常,幾名常務董事坐在那裡臉上的表情倒也沒有多難看,要麼安靜地看著他們競爭董事長的位置,要麼和自己所屬的機構打著電話彙報現場情況。

和其他董事不一樣,他們這些由機構任命的常務董事,雖然可以參與董事長的競選,但選上幾乎是不可能的。

雖然他們的持股比例較大,但他們並非是鐵板一塊。尤其是在東亞電力這種涉及到各方利益糾葛的地方,這裡的情況尤為複雜。如果哪一家大機構派出的代表表現出了競選的意圖,勢必會遭到其他機構委派過來的代表的強烈反對。

而其他小股東們也會團結在一起,為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阻撓其當選。

因此在泛亞電力的董事會中,常務董事不參與董事長競選,僅瓜分各委員會理事職位,已經成為了一種默契。

這個默契已經維持了半個世紀,並且沒有意外的話,將會一直保持下去。

看著會議桌前的群魔亂舞,陸舟忍耐了一會,終於還是坐不住了。

食指在桌子上重重地敲了敲,他提高音量,打斷了會議桌上的吵鬧。

“聽你們吵了半天,我也來說兩句好了。”

嘈雜的聲音瞬間矮了幾分。

聽到陸舟突然發言,不少人下意識地安靜的幾分。

這種默契的安靜倒不完全是出於尊敬,其實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驚訝,以及因為驚訝而一時間忘了詞。

迎著那一雙雙寫滿意外的事情,陸舟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雙手撐著會議桌,從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來。

“說實話,這是我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最失望的一天,但我不想告訴你們,我失望在哪。”

“原本我對董事長這個職位沒有半點興趣,因為很久以前類似的事情我通常都是麻煩別人。”

“但現在,我改變主意了。”

環視了一圈鴉雀無聲的會議桌,陸舟用不容置疑的語氣,繼續說道。

“董事長這個位置由我來坐。”

“提案就是二代可控聚變,沒有計劃書,沒有競選綱領。”

“票,你們看著投!”

……

(感謝書友“拂曉天籟”的盟主打賞~~~~~大家有月票的話,麻煩投張月票吧,晨星拜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