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大學的計算材料實驗室。

看著半透明的立方體內,那根在湛藍色光束的引導下漸漸成型的黑色圓柱體,陸舟用頗為感慨的語氣說道。

“當年在金陵高等研究院的時候,我和候博士、還有楊副所長商量著該如何穩定地合成SG1超導材料時,楊副所長在走廊上抽了一下午的煙……最後你猜我們怎麼解決的?”

此時此刻,擺在他面前的這臺半人高的裝置,便是計算材料研究所的核心設施——分子級3D印表機。

與市面上流行的家用3D印表機不同,這玩意兒的牛逼之處在於,它能夠在一定的精度範圍內自主設定原子堆疊的空間順序,甚至是調整化學鍵的能量。

這意味著不管是自然界中是否存在的分子,只要在邏輯上是能夠存在的,都能夠透過這玩意兒批次地“列印”出來。

這臺裝置有多牛逼陸舟暫時想不出一個合適的詞彙去形容,就像很少有人能準確的描述他的超空間理論有多牛逼一樣。

但有一點毋庸置疑的是,如果將這玩意兒拿到21世紀去,全球的材料學家、生物學家、醫學家只怕都得興奮的瘋掉……

站在陸舟的旁邊,那個為他演示分子級3D印表機的年輕博士生,好奇地問了句。

“您是怎麼解決的?”

“氣相沉積法,”陸舟笑了笑,接著說,“不知道現在還留不留行這麼做,但當時我們能夠想到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像烙千層餅一樣,將一層一層石墨烯六網格,按照1.1°的角度進行堆疊,在每一層截面之間都形成莫特絕緣體,然後找到了我們夢寐以求的‘半填充’結構。”

那年輕的博士生汗道。

“這也太……太那個了吧。”

他原本是想說麻煩的,但總覺得有些不禮貌。

看著這位年輕人臉上的表情,陸舟笑了笑繼續說道。

“……氣相沉積法的技術路線鎖定了,後面的路稍微平坦了些。我們試著將實驗室製備的方法進行改進,和寶盛集團那邊的工程師合作,摸索到了工業化量產的方法。然而即便是如此,成本也僅僅只是相對於可控聚變堆芯這種戰略級工業設施來說‘可以接受’的程度。”

“過去一個科研方面的idea,需要經過嚴謹的論證、以及繁瑣到令人頭皮發麻的設計實驗,然後才能夠對這個想法進行檢驗。然而現在驗證一個idea的成本,僅僅只是1小時與1萬信用點的代價。”

“這個時代的技術,還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聽到這位計算材料學的祖師爺的誇獎,博士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

“其實也沒有您說的那麼誇張……泛亞合作的科研人員太多了,我們的經費很有限,事實上能嘗試的機會也不是很多。而且大多數比較新奇的材料,在分子列印技術剛剛出來的時候就已經被挖掘的差不多了,現在想要做出新的成果,還是得透過嚴謹的計算和設計才行。”

陸舟笑著搖了搖頭。

“真是幸福的抱怨。”

“知足吧,孩子。”

聽到這聲“孩子”,那博士生的表情有些微妙。

雖然這位大佬是來自一百年前,但模樣怎麼看都沒比自己大多少的樣子。

沒有去管這位22世紀的年輕人作何感想,陸舟看了眼面前的那座半透明的立方體,開口說道。

“基本情況我已經瞭解了,我這邊有些想法想要驗證一下,你先出去吧。”

“您會用這裡的裝置嗎?”

陸舟淡淡一笑說。

“你太小瞧我了,我進實驗室之前,好歹也是有事先做過點功課的。”

“您這話說得,我哪敢小瞧您……”那博士生尷尬地摸了摸後腦勺,“我就是擔心您,不會操作這些新裝置。不過您要是堅持的話,我就不在旁邊待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