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乎全國上下所有公立數學研究所的領導都被喊去華科院開會了的時候,相隔不算很遠的長安街,一場部長級的閉門會議,同樣在進行著。

“……乾脆直接向國際社會公開得了,且不管那些不知道是否存在的收益,這裡面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倒還好,如果處理不好,甚至有可能讓我們數十年來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付之東流,還得背上全人類的罪人的罵名。”

“我贊成王部長的觀點,就像全球氣候行動一樣,這已經不是我們一個國家所面臨的問題,而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就算是絕密,最多也就保密三十年,與其冒天下之大不韙將風險攬在我們自己身上,不如進行有限程度的公開。”

“我反對,至少在確認安全之前,我們應該確保所有的選項都在我們手上!”

“附議!如果有用倒也罷了,沒用的話就算公開了又能怎樣?除了爭吵之外,你還能指望誰來幫忙不成?那些美國佬嗎?”

“我不贊成公開,但也不贊成現在這樣。我們完全可以有所保留地公開部分資訊,在相對控制對話渠道的前提下,成立一個國際性的組織來共同商討對策。這不但有助於我們提升國際影響力,更可以免去信任危機的風險。否則一旦走漏了一丁點兒風聲,或者讓其他國家掌握了我們獨自和地外文明接觸的證據,很可能讓我們與國際社會的關係陷入非常尷尬的局面。”

“確實……想要完全保密十年二十年,而且還是一丁點兒風聲都不洩露的那種,實在是太難了!”

無論是在任何時候,與地外文明接觸都是一件充滿了風險的事情。

這種風險不只是來自於遙遠的光年之外,更是來源於近在咫尺的地球鄰居。

假如某個國家單獨與地外文明進行接觸,就意味著他掌握了包括宣戰、和談在內的一切與地外文明外交的權力,而其他國家只能成為一切對話結果的被動接受者。

好處全讓別人佔了,自己卻得跟著一起承擔風險,甚至還被矇在鼓裡,換成誰也不會樂意。如果能夠一直保密倒還好,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看著爭論不休的會議室,坐在會議桌前的大長老沉默了一會兒,看向陸舟問道。

“那個ABC猜想,您解不出來嗎?”

雖然這個問題看起來和會議議程毫不相干,但事實上卻問到了最關鍵的點子上。

能夠解開這個數學問題,似乎才是和那個地外文明對話的前提。

逐漸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討論的聲音漸漸平息,會議室裡的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安靜地等待著他的回答。

“不知道,”面對著一雙雙看向自己的視線,陸舟搖了搖頭,措辭嚴謹地說道,“這種事情只有試過了之後才知道……而且直覺告訴我,就算能解出來,恐怕也得花不小時間。”

老人沉思了一會兒,點了點頭。

“暫時不考慮沒有答案的情況,現在假設您已經將這道題解開了,您覺得由誰去一趟比較好。”

“從誠意的角度來講,自然是解開問題的人去比較好。”頓了頓,陸舟繼續說道,“如果最終是我……而不是其他人解決了這個問題,我願意去一趟火星。”

大長老皺眉道。

“不能遠端對話嗎?”

“很困難,”陸舟搖頭說道,“別說是火星了,就算是地球,無線電訊號也傳不到那麼深的地下。除非在地面建一個通訊基站,再將光纜鋪下去。然而以火星科研基地現在的條件,想要做到這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

停頓了片刻,看著會議室內的其他人,陸舟繼續說道。

“何況,我也挺想過去看看,那個所謂的外星人,到底長什麼樣子的。”

“我覺得還是太冒險了,”雖然被陸舟無私奉獻的精神給感動到了,但李局長還是忍不住說道,“那可是幾千萬公里之外的火星……這要是哪個環節出了點問題,可不是鬧著玩的。”

“科學本身就是冒險,我什麼時候說過我是在鬧著玩的?”看著臉上寫滿關切的老朋友,陸舟心平氣和地說道,“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次會面帶給我們的影響可能比可控聚變還要大。”

“無論是站在國家,還是人類的立場上考慮。”

“我都有親自去一趟那裡的必要!”

(有微信的書友可以關注下我的公眾號嗎~在公眾號頁面搜尋一下我的筆名“晨星LL”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