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來看是個問題,”陸舟點了點頭,“但我相信,只要生產力足夠發達,別說是十四億人了,就是人口再翻一倍,也是能夠維持高福利社會的開支的。”

老人的臉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忽然轉頭看向了跟在身後的秘書。

“記下來了嗎?”

那秘書點了點頭,合上了手中的速記本。

“記下來了。”

“很好。”

點了點頭,老人看向陸舟笑著說道。

“這件事情等我回去之後會開會研究的,咱們還是先看看那個準備送去火星上的殖民艙吧。”

陸舟微笑著說道。

“就在前面,我們已經到了!”

穿過了一扇合金門,在一處空曠的廠房內,眾人看到了一座由鋼筋支架覆蓋的鴕鳥蛋狀的銀白色航天器。

這座航天器的佔地面積約莫得有半個籃球場的大小,單是這麼看上去,實在讓人很難將它和航天器聯絡到一起。

相比之下,它更像是一座空間站。

在看到這臺裝置的第一眼,幾乎所有人都被這龐大的體積給震驚到了。

尤其是袁煥民院士等等來自航科集團的工程師們。

相比起其他外行的“過個眼癮、看個熱鬧”而言,他們更清楚想要將這玩意兒送到天上去究竟有多困難。

目瞪口呆地盯著這座據說是殖民艙的航天器看了很久很久,袁煥民院士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玩意兒……你們打算怎麼把它送到火星上去?”

這個問題問進了不少人的心坎裡。

包括登火計劃的負責人常和志主任、以及掛名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的大長老在內,幾乎所有人都因為這個問題看向了陸舟。

面對眾人詢問的視線,陸舟微微一笑,解釋說道。

“將它送到火星上去倒不是什麼難事兒,只要將它先送到同步軌道上去,無論是霞光號還是鵲橋號,都能夠將它帶去火星。”

“當然,這一次我們倒是不需要麻煩霞光和鵲橋,我們的設計院在設計殖民艙的時候考慮到這套裝置的特殊性,為它單獨設計了一套飛行系統。”

“包括作為核心部件的殖民艙在內,整個飛行系統包含了超過十二種不同的功能元件,共同組成一艘具備遠行星航行能力的殖民艦。我們將分批次將這些元件發射到同步軌道,並在那裡完成組裝!”

一套單獨的飛行系統?!

被這句話中包含的資訊量給震驚到了,袁煥民愣愣地開口說道。

“……殖,殖民艦?”

“沒錯,”看著目瞪口呆的袁煥民院士,陸舟點了點頭,“它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和其他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一個整體。”

“因此,理論上它不僅僅只適用於火星,也不能單獨作為人工生物圈來看待,而是我們的研究人員,為地外殖民活動設計的一套相對完備的遠行星殖民系統。”

“條件允許的話,就算是在更遙遠的世界,也是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