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足夠了……

簡直是碉堡了好嗎?!

連續翻了幾張紙,李局長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此時此刻自己心中的驚詫。

從每一顆鉚釘的口徑和尺寸,用符合什麼標準的材料以及需要多少顆,到每一個功能模組需要哪些裝置,有需要配置多少人員來實現,這張藍圖上幾乎全部分門別類地羅列了出來。

其中雖然許多東西以華國航天工業目前的水平是無法實現的,比如“楊氏模量為2.07TPa,破壞強度為79N/m……”的纜繩,“密度ρ≤3.7g/cm??,楊氏模量≥1333MPa,硬度≥HB400……”的鈦合金材料等等。

但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往下推演,只要在這些研究方向上投入足夠的資金,在未來的某一天製造出符合標準的材料的可能性還是相當大的。

因此,與其說它是大開腦洞的設想,倒不如說是一張製作嚴謹的說明書!

一張勾畫了未來百年航天工業發展方向的總路線圖!

“這玩意兒……你到底是怎麼弄出來的?”

李局長此時此刻很想這麼說一句,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因為他忽然想到,自己就算是問了,陸舟也告訴了自己,恐怕比對牛彈琴也好不了多少。

“這張圖紙暫時先放我這裡,今天晚上我就回一趟上京!”

將圖紙塞回了檔案袋裡,纏上了棉線封好,李局長看著陸舟,語氣認真地說道,“方便的話,我希望拿給航科院那邊的專家研究下,然後再帶去長安街那邊,你看方便嗎?”

“沒什麼問題,”陸舟笑了笑說,“我向你推薦袁煥民院士,他的話應該看得懂。”

雖然這位老院士在某些時候固執了點,但手上的本事還是毫不含糊的,陸舟相信他在看到這張圖紙之後,應該能夠看出來這張圖紙背後的東西。

“我正是這麼打算的,”李局長繼續說道,“袁老院士要是覺得沒問題,會上討論的時候,也會比較有說服力一些。那就這麼辦好了,一會兒我還要去趕車,就不在你這兒留到晚飯了。”

陸舟:“不等到明天嗎?明天晚上好像還有一場慶功宴。”

“不了!”

說著的時候,李局長已經從沙發上站了起來,“慶功宴什麼時候都能開,還是辦正事兒要緊!”

看著向玄關方向走去的李局長,陸舟也從沙發上站起來,將他送到了門口。

雖然他很想表示,辦正事兒的機會也多,但看著李局長這麼重視手上這張圖紙的樣子,他也就沒再勸說了。

就這樣,帶著那張“斯坦福圓環構型的軌道棲息地”的藍圖還有關於拉格朗日點空間基地以及火星前哨站的計劃,李局長當天晚上便坐上了才通車沒兩個月的磁懸浮,用最快的時間從金陵這邊返回了上京。

至於其他的事情,陸舟暫時不想去操心。

在啟動第三個虛空記憶片段以及下一個系統任務之前,他現在只想好好休息一下。

一方面陪陪自己的女朋友,另一方面也放鬆下緊張的大腦,好好思考下接下來選擇哪一門學科作為突破口……

次日上午。

從陸舟這邊拿到了採訪許可之後,CTV的轉播車開到了陸舟的樓下。

因為怕麻煩的緣故,應陸舟本人的要求,原本的專欄節目改成了一對一的採訪。

在來到這裡之前,節目組的導演三令五申地囑咐負責採訪的主持人吳欣然,要求她一定要將採訪的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之內,不能打擾到陸院士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