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毫無懸念的榮譽(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果要說2023年的物理學界有什麼熱詞的話,那一定是“1.25”這個數字。
一直以來高能物理的研究都停留在對高維空間存在性的證明上,並且根據ADD唯像模型對引力與其他相互作用的解釋,我們看見的世界可能是粘在額外維的空間裡的一面“牆”上的,而標準模型中的電子、質子、光子和所有其他粒子不能進入額外維,只有引力場線能夠延伸入額外維。
而Z粒子的發現,卻給了這套根據唯像模型建立的理論一種新的解釋。
即,我們看見的世界雖然是粘在額外維空間的一面牆上,但標準模型中的電子、質子、光子和所有其他粒子並非無法進入額外維,而是它們可能本身便有一部分存在於捲曲的額外維上,我們觀測到的僅僅是它們在三維世界的投影。
如果這一結論成立的話,將能夠有效解釋物理學界之前做出的關於“牛頓反平方定律會在亞毫米範圍出現偏差”的預測——即,當兩物體間距為亞毫米時,它們間的相互作用與間距將不再遵循平方反比關係。
而這僅僅只是Z粒子取得的諸多成果之一。
隨著這枚超重的高維粒子被發現,整個物理學界都被帶向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中。而這也正是讓無數物理學家們興奮的地方。
此刻他們面對著的不僅僅是一片未開發的新大陸,更是那藏在叢林深處的數不清的寶藏……
與此同時,這場轟動物理學界的大事件,不僅僅是引起了物理學界人士的關注。
因為那個被作為“彩蛋”放在最後的預言,將整個報告會的話題性都抬高了一個臺階。即使是許多對物理學並不瞭解的普通人們,也被陸舟那句話中透露出來的資訊給震撼到了。
超光速航行!
一直以來,這都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雖然不知道陸舟是如何得以做出如此大膽的預測,但想到被那個預言所描繪的未來,還是讓不少人的心中都浮起了一絲神往。
光年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不少人多開始認真思考起了這個問題。
到此為止,關於750Gev特徵峰的爭論,總算是落下了帷幕。曾經激烈反對IMCRC進行這項實驗的聲音,都無一例外地陷入了沉默。
關於那場報告會上板書的內容,被陸舟花了兩天的時間整理成了論文,刊登在了在了最新一期的《未來》主刊上。
而另外兩大頂刊《科學》和《自然》,也紛紛對這篇論文進行了“ghts”的設定,並且由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諾獎級學者對研究成果進行了簡述。
一般而言,只有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才能夠獲得這個待遇。
而無論怎麼想,這篇關於Z粒子的論文,無疑都能配的上“最重要”這個詞。至少今年一整年,全世界的物理學家們,都有的是事情忙了……
……
加州理工大學。
看著手中的期刊,一位鬍子花白、沒有頭髮的老人捏著鋼筆,坐在辦公桌前一邊安靜地看著,一邊在草稿紙上一絲不苟地計算著。
翻頁的動作越來越慢,直到倒數第三頁的時候,他的臉上的凝重漸漸轉變成了一抹詫異,並且隨著他張大的嘴巴不斷放大。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從嘴裡擠出一串斷斷續續的短句。
“……難以置信。”
“居然有人能夠將數學工具運用到這種程度。”
“……簡直是個天才!”
巴里·巴里什,這是他的名字。而除了他的名字之外,他還有這諸多類似於LIGO計劃的發起者以及專案主管,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等等無數頭銜。
而此時此刻站在他辦公室書架旁邊的另外一個人,來頭也不小。
那人的名字叫基普·索恩,現擔任加州理工學院費曼理論物理學教授,同時也是當今世界上研究廣義相對論下的天體物理學領域的頂級大牛之一,並且曾經擔任過諾蘭執導電影《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
算上麻省理工的雷納·韋斯,三人曾於2017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引力波的研究共同平分了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收回了尋覓在書架上的食指,索恩意外地側過頭看了巴里什一眼,“他是個天才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我更驚訝的是你居然看懂了他的數學論證部分。”
“雖然有點困難,但多看幾遍還是能夠看懂的,”摘下了戴在鼻樑上的老花鏡,巴里什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窩,繼續說道,“恰巧前段時間我研究過他那個代數與幾何統一理論,算是稍微有一點基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