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月球上的堡壘(2/3)(第1/2頁)
章節報錯
嚴新覺原本以為,在見識過了月宮號之後,已經不會再有什麼更值得令他驚訝的東西了,所有值得驚訝的東西都已經在他來的這一路上全看遍了。
然而當這位名叫馬昊的科考站工作人員開著月球車,將他帶到了月面科研基地的附近之後,他的眼球卻是再次被眼前的這一幕給深深震撼到了。
廣袤的平地上,一座座通體銀白的“巨蛋”,鑲嵌在坑坑窪窪的月壤表面上,那白色的六網格狀外殼上,泛著明晃晃的白光。單座巨蛋的佔地面積不小,直徑約莫十來米的樣子,中心高度大概有兩三個人那麼高,從外面看著像極了科幻版的蒙古包。
“……這裡就是科考站嗎?”
“這裡?”順著嚴新覺的視線看了眼,正在開車的馬昊哈哈笑道,“這裡當然不是,哪有住這種地方的……那是咱們的菜園子。”
嚴新覺微微愣了下。
“菜園子?”
“學術點的叫法是‘月基無土栽培單元’,外面塗裝了特殊石墨烯半導體材料,可以抵禦程度較輕的隕石撞擊,再透過部分光源的同時,還可以將多餘的光能吸收並轉化成電能,為栽培單元內的補光燈供能。”
月球晝夜溫差較大,白天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低到183℃,且晝夜輪替的週期長達27.32天,種植環境非常苛刻。且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此如何將日照期的光能鎖住,便成了解決月面種植的難點之一。
根據生物圈a上的技術,現在金陵高等研究院設計的這款月基無土栽培單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雖然產量有限,但比起從地球運輸補給而言,成本還是要低上許多。而且技術還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月球上的生物學家正在研製一種低重力、高光照環境下能夠快速積累澱粉的變種土豆,據說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不過具體的情況他也不是很瞭解就是了。
“……現在想實現自給自足還是太困難了點,不過勉強可以算是除了壓縮食物和流質食物之外,我們為數不多的新鮮食物源。”
“除了作為食物之外,這些作物還能夠迴圈利用宇航員的糞便,同時消耗一部分科研基地內的二氧化碳,算是對有機質、空氣迴圈系統的補充。當然了,現在的迴圈效率還稱不上多高,仍然需要從地球那邊輸送補給和排洩物就是了。”
嚴新覺:“水呢?種地需要不少水吧?”
“月球冰,”馬昊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很幸運,我們在腳底下五米深處發現了比氦三更珍貴的寶物,當時我們還為這事兒專門發了一篇論文,在天文學界和地質學界引發了不小的轟動。目前已探明儲量在兩千萬噸左右,省著點用夠我們用到下個世紀去了。南極那邊還有個更大的礦,據說破億了……當然,這個你別和別人說,勘探工作才搞到一半,我們也拿不準到底有沒有這麼多。”
兩千萬噸……
嚴新覺張了張嘴,好半天,才憋出了一句話來。
“難以置信……為什麼我從來沒在新聞上看到過相關的報道?”
“西方的媒體沒興趣報道,在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前,我們也沒興趣大張旗鼓的宣傳……”馬昊抬了下頭,用下巴指了指前方的環形山山體,笑著說道,“看,前面就是我們的基地,已經到地方了。”
抬頭向著車窗外看去,嚴新覺總算是見到了那座神秘的月面科研基地的廬山真面目。
那是一座鑲嵌在環形山岩體裂縫中的建築,一座高大而陡直的牆壁垂直落在地上,從門口向外延伸出一道平緩的銀白色斜坡。為了儘可能地規避墜落在地表的岩石,建築的主體部分被儘可能地埋在了山體之中。除了那道牆壁之外,唯一暴露在外的部分,僅有一座向著天空衍生的訊號發射塔。
然而縱使只能看見它的冰山一角,眼前的這一幕也足夠驚人了。
如果說盤旋在高空的月宮號就像是一座銀白色的巨龍,那麼這枚鑲嵌在環形山上的鑽石,就如同被巨龍守護著的銀色城堡。
它就像是一座奇觀。
標誌著整個人類文明最高建築工藝,以及航天技術的結晶!
月球車緩緩駛上了坡道,穿過了兩道氣閘,當車庫的白熾燈光落在頭頂,嚴新覺才如恍然間被驚醒一樣,回過了神來。
旁邊,一位穿著便裝、早已等候在那裡的地勤人員走上前來,用專業地裝置清理了車外的月球塵,並幫兩人開啟了車門。
解開了頭盔的鎖釦,呼吸了一口基地內空氣的馬昊將手搭在了方向盤上,看著有些不知所措的嚴新覺笑了笑說道。
“基地內不需要穿宇航服,隨意一點就好。一會兒我還要去接其他人……我的助手會為帶你去你的房間。”
派華國的物理學家先上月球,是華國物理學界這邊的意見,雖然因此而增加了幾十萬元的預算,但還算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在請願書上看到了他曾經導師盧院士的名字,陸舟也就隨手批准了。
過一會兒來自其他各國的物理學家會以及高能物理領域方向的工程師,會乘坐著陸艙陸續降落月球表面,身為這座科考站的地勤大隊隊長,馬昊的職責便是將這些來自地球的學者們一批一批地接到這座堡壘中。
嚴新覺點了下頭,語氣真誠地說道。
“謝謝。”
“不客氣,”馬昊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道,“在地球上咱們是同胞,在這裡咱們更是一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