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院長:“……怎麼可能沒聽說過,你這問的,也太埋汰人了。”

作為布林巴基學派最出名的著作,《數學原理》一書由韋伊、迪多涅、嘉當、薛華荔等諸多學者聯合編撰,一共約四十卷,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版至今,據說今天還沒有更新完,仍然在不斷地補充著。

即便不是從事代數幾何領域的研究,只要是一名數學家,都不可能沒聽說過這本影響力僅次於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的名著。

“不是埋汰,你誤會我的意思了,”唐教授擺了下手,繼續說道,“前段時間我無聊的時候,翻了下數學史,我發現布林巴基學派的起源,與《數學原理》一書是不可分割的。”

最早布林巴基一詞,便是《數學原理》一書作者的筆名,代指一群由法國數學家為主組成的數學結構主義團體。

可以說,《數學原理》一書,幾乎貫穿了哥廷根學派之後直至今天,歐洲數學主流學派的前世今生。

“……布林巴基學派的誕生,與《數學原理》的起源是密不可分的,從他們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借鑑到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知識不只是在於創造,更在於傳承。”

“現在世界數學界正站在通往未來的十字路口上,往後的一切都是沒有人見過的新世界。我提議,我們可以組織一批富有潛力的學者,共同編撰一本關於代數幾何大統一理論、以及它未來發展的著作,並將它一直傳承下去。”

就像布林巴基學派的《數學原理》一樣。

明顯聽懂了唐教授的想法,但秦院長的表情還是有些猶豫。

這些天來他雖然考慮過許多的事情,包括鞏固這場報告會為金陵大學數學系帶來的龐大影響力,包括金陵大學數學系的未來,但這種遙遠的事情,卻是連想都沒有想過。

說實話,金陵大學的國際影響力能有多少,他自己心裡也沒個底。

為整個數學界的未來著書立傳……

這要是編的好倒也罷了。

如果編的不好,豈不是成了笑話?

“……這麼做會不會,有點太激進了?”

“激進?做學問哪有不激進的?那還能中庸的嗎?”聽到秦院長的顧慮,唐志偉失笑說道,“老秦啊,我這都還沒糊塗,你怎麼倒是越活越糊塗了。咱們是學者,不是官老爺,中庸之道信不得啊。”

看著他臉上猶豫的表情,老唐語重心長地繼續說道。

“金陵大學的數學系發展到現在,影響力早已不似當年了,就算是燕大、震旦他們,論到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不敢小瞧我們。但你沒發現嗎?就算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真正意義上地形成一個學派。”

“什麼是我們的重點,什麼是我們的強項,我們在世界學術界的大集體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些事情你怕是從來都沒有去思考過。”

“不過這也不怪你,你也有你的顧慮,很多時候我們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雖然難出大成果,但一定不會犯大錯誤。”

“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現在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我們不把握住,別人一定會把握住,不甘落後的可不只是我們。難道我們創造的知識,還要交給別人去幫我們傳承嗎?”

說完了這句話,老唐便不再開口,靠在了沙發上,一邊喝著茶,一邊安靜地等待著秦院長的答覆。

這一次,秦院長沉默了很久很久。

直到茶杯上氤氳的霧氣完全散去了,他才開口說道。

“……我考慮考慮。”

“別考慮了,怎麼年齡越大,你越磨磨唧唧了,啥事兒都瞻前顧後一下,以前你可不是這個樣子,”拍了下大腿,從沙發上站了起來,唐志偉繼續說道,“陸院士那邊,我去說好了。”

他這輩子沒求過自己學生辦事兒。

但為了華國數學界的未來,他決定破例一回。

何況,這對於陸舟自己而言,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也許他自己已經不在意這點影響力了。

但這歷史的機遇若是不把握住的話,也未免太可惜了……

燈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