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這二五仔般的發言,陸舟不禁笑著搖了搖頭。

用帶著幾分調侃的聲音,他開口說道。

“並不是所有的犧牲都是有價值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嗎?米埃爾教授。”

“我明白,”沉默了一會兒,米埃爾教授聳了聳肩膀,“你在懷疑我的實力,我說的對嗎?”

陸舟沒有接話,算是預設了他的說法。

察覺到了這一點,米埃爾教授也不生氣,繼續耐心地說道。

“這很正常,畢竟你是媒體口中那個拯救過世界的Z博士,而我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研究員……我猜你心裡肯定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建議我們最好當面聊聊,如果你願意報銷我的機票,我可以——”

陸舟:“沒有那個必要,我問你幾個問題就知道你有沒有那個本事了。”

米埃爾立刻說道:“你問吧。”

聽到這自信的發言,陸舟笑了笑。

清了清嗓子,他開口說道。

“眾所周知,神經接入式虛擬現實技術的核心部件可以分為三個,一個是神經訊號的採集,一個是神經訊號的處理,最後是對神經系統的輸出……即,將大腦能夠讀懂的‘語言’,以電訊號的形式直接傳輸給相關腦區。”

米埃爾:“我可以肯定這不是眾所周知的東西……”

陸舟:“如果你有意見,我們可以下次再聊。”

米埃爾連忙說道:“沒有沒有,您繼續。”

見他這麼直接就認慫了,陸舟也沒有和他計較,繼續說道。

“……概念的部分我就不再一一贅述,目前對於神經訊號的採集和電訊號的傳輸,我都已經找到了不錯的解決方法,但對於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問題……也就是直接對大腦的資訊輸出,卻存在著一個極其複雜的難點。”

“在大腦對神經微電流訊號進行解析的時候,我們很難確保每一個個體從同一段訊息中攝取到的資訊都是一樣的。”

陸舟將自己先前和學姐說過的那套關於“腦中成像”的原理,用稍微帶點專業性的語言,和這位米埃爾教授複述了一遍。

概念上的東西並不涉及到太多敏感的問題,到也沒什麼值得隱瞞的。

相比之下他更想知道,這位從事生物神經網路以及機器神經網路方向研究的大牛,到底是如何看待這個學術上的難題的。

在聽完了這位Z博士的問題之後,米埃爾皺著眉頭思索著。

眼見影片那頭的他半天沒有反應,陸舟隨口說道。

“你不用立刻給我一個答覆,事實上我自己也在構思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如果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可以發到我的郵箱。”

米埃爾教授頭疼地說道:“如果你想讓我解決這個問題,恐怕有點難度,畢竟你提的問題實在是太抽象了。但只是解決問題的idea的話……”

陸舟:“你有什麼好的思路嗎?”

“倒是有一點……”

點了點頭,米埃爾教授用認真的口吻,繼續說,“為什麼不考慮分散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