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就是耍流/氓,但你又有什麼辦法?除非你能繞開星空科技設定的專利壁壘,否則你要麼妥協,要麼交錢!這就好像高通一樣,他非要照著手機的售價收晶片的專利費,你有啥辦法?】

【這招是指著特斯拉去的啊……前段時間Ev才剛剛宣佈進入華國市場,我看貼著特斯拉牌子的充電樁已經在滬上鋪的到處都是了,號稱覆蓋率達到85%!這要是鋰空電池全都使用統一星空科技提供的配套無線充電系統,那他們的充電樁只能放著生鏽了。】

【等著看吧,特斯拉肯定會有動作的,就算特斯拉沒有動作,美國恐怕也不會善罷甘休……】

事實上,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大哥,特斯拉第一時間站出來對這一訊息表示了遺憾,希望星空科技重新考慮這一決定。

而在最新的新聞釋出會上,面對著接二連三提問的記者們,縱使馬斯克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剋制,但這位性情中人依舊是差點沒氣的當場罵娘。

“我們很高興地看見星空科技又為新能源行業做了一件大好事兒,別誤會,我是真的很高興!我絕對沒有在說反話!”

“但我這裡有個不成熟的建議,希望他們能一起考慮下。如果他們還想做些善事兒的話,最好是挖個坑把自己原地埋了,連鏟子一起埋掉的那種!”

雖然技術進步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是一件好事兒,這意味著除了傳統的出行方式人們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但對於那些吃著這碗飯的企業們來說就不一定如此了。

在最新一期的報紙上,《紐約時報》援引了馬斯克在新聞釋出會的上的說法,對鋰空氣電池技術的出現表示了擔憂。

過快的技術進步就像因為連續開槍而過熱的武器一樣,從長遠來看並不一定有利於新能源技術的發展。

與此同時,該技術雖然聽起來似乎很不錯,但潛在的安全隱患依舊是個不得不引起重視的問題。

其實事實上,相比起氣得跳腳的馬斯克和大肆渲染的媒體來說,無論是最先受到衝擊的華國本土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還是準備做新能源汽車的其他國際汽車大廠,在最初的詫異與不安之後,還是很快回歸了淡定。

條約確實不平等,因為沒得選。

但事實上,卻並沒有直接損害到他們的既得利益。

鋰空電池相對於鋰硫電池來說,只需要在車前加個類似於進氣格柵的設計,就可以很輕鬆的完成技術升級,甚至連車內的設計都不需要進行多大的改良,就能讓續航里程提升至少1.5倍,這無疑給了眾多還在搖擺的潛在客戶們,又一個選擇新能源而非傳統能源的理由。

至於技術更新換代的成本和風險,也完全可以轉移給上游的電池企業。不管無線充電和鋰空電池是否被捆綁在了一起……

那好像都是被強行捆在一臺戰車上的電池廠商和充電樁企業們應該去煩惱的事情?

除了一些像是豐田、福特、大眾之類的企業對採用華國標準可能導致的風險表示了擔憂之外,大多還是很老實地選擇了接受。

真的氣的想罵孃的,也只有斥巨資收購了Ev,打算做自營充電樁業務的特斯拉而已。

他們才剛剛和大眾、賓士等知名汽車廠商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準備將華國的電力輸出端產業大刀闊斧的進軍,結果才剛剛邁出了第一步就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哪怕他們現在想要去給自己的充電樁升級,也已經來不及了。

且不談已經在滬上投放的總價值十億美元的有限充電樁,就算他們想在無線充電領域跟上,也不得不採用星空科技的技術標準,採購星空科技設計並掌握專利的晶片……

這意味著他們不但得從頭開始做相關技術的研發,還得主動給自己的發展戴上鐐銬和腳鏈。而如果Ev,那將意味著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全部打了水漂……

特斯拉受到的委屈,以及發出的抗議,很自然地受到了美國當局的關注。

也幾乎就在特斯拉的新聞釋出會結束之後,美國商務部也在例行會議上回答記者提問時,對這件事情發表了公開的意見。

雖然只有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但仍然讓不少人聽出了一些意味深長的味道。

“……將兩個毫無關聯的專利捆綁在一起無助於行業的良性發展,我們將對這件事情的最新進展保持密切關注。”

很顯然,這句話裡面帶著一絲警告的意味兒。

不少政治嗅覺靈敏的人都已經察覺到了一點,事情的發展似乎逐漸變得有趣了起來……

(因為特殊原因,本章說和書評功能將暫停到六月六號恢復,大家稍安勿躁哈。不只是站,各大影片網站也是一樣的,彈幕功能都被暫停了,等這陣風吹過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