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隨便寫寫(第2/2頁)
章節報錯
“等等,你說什麼?陸教授的論文?他又迴歸材料學界了?”
艾格里斯喜笑顏開的時候:“什麼叫回歸,他本來就是材料學界的,就算你忘了計算材料學和電化學介面理論模型的奠基人是誰,也可別忘了18年的諾貝爾獎!”
《JACS》自創刊以來的歷史上,刊登過不少諾貝爾獎級的成果,但對於艾格里斯主編來說,18年的諾貝爾獎卻是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僅有的一次,經由他之手透過稽核登刊的諾貝爾獎級成果!
光是這一成就,便足以讓他的名字在《JACS》期刊的編年史上留下小小的一行,而這件事情也夠他吹一輩子了。
有點忍受不了自己這位主編的性格,卡諾夫小聲嘀咕了一句說道:“可他自己估計不這麼認為。”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怎麼認為!先不說廢話了,讓我來瞧瞧又是什麼驚人的研究成果,”隨口打發了自己同事一句,將論文列印出來的艾格里斯仔細看完了之後,眼神瞬間變得有些不一樣了起來。
看著艾格里斯主編臉上不尋常的反應,卡諾夫表情遲疑了一下,好奇問道。
“上面寫的什麼?”
“關於一類籠狀碳分子在改性PDMS材料中對氧氣分子的搬運作用……上帝,是鋰空氣電池!”深呼吸了一口氣,艾格里斯迅速將論文翻了一遍,“我以前好像聽說過,金陵高等研究院計算材料所在做鋰空電池的專案,學術帶頭人是一個叫楊旭的華國人!”
聽到楊旭這個不算陌生的名字,卡諾夫的表情逐漸浮現了一絲動容。
“這篇論文的署名是陸舟……”
“是的,”興奮地嚥了一口唾沫,艾格里斯主編捏著稿子的右手,不自覺地攢緊了,“我親愛的卡諾夫先生,你猜猜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他們可能已經成功了!”
同樣是自問自答,這次到是讓卡諾夫微微愣了下。
不過,也僅僅只是愣了一下而已,他很快便反應了過來,艾格里斯主編為什麼會做出如此大膽的猜想。
根據他們這些期刊學術編輯的經驗來談,一般命題較為高大上、且在學術界還算熱門的科研專案,從事該專案的研究團隊即便是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後,也往往不會立刻將自己在實驗中得到的階段性成果和盤托出。
而且退一萬步,就算是迫於“業績壓力”發表文章,通常也是選擇性地放出一些不那麼重要,至少不會啟發競爭對手的成果。
比如楊旭,過去的一年中一篇論文都沒有發表過,但要說在過去的一年裡自己帶的研究團隊什麼都沒有做出來,那是打死他也不會相信的。
現在陸舟突然放出這篇論文……
而且還是直入正題的,丟擲瞭如此關鍵性的一個成果。
那麼只有一種可能效能夠解釋,那便是金陵高等研究院已經取得了這項技術的專利,甚至是已經完成了後續的研究!
也只有這種解釋,才能夠說得通他們為何能如此遊刃有餘地丟擲這麼重量級的一篇論文……
登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了。
剩下所需要思考的,便是給誰來審稿。
在這一點上相當的有默契,艾格里斯主編和卡諾夫交換了一下視線,開口便問道。
“現在誰還在做這個方向?”
卡諾夫認真思索片刻之後,試著提議道:“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的Jeff·Dahn教授,三元材料LiNixMnyCozO2工業化應用的先驅,在鋰電領域碩果累累,Science發了無數篇……我的意思是,他大概可以。”
艾格里斯主編想了一會兒之後,搖了搖頭:“恐怕有點難,他最近好像在做IBM的專案,不一定騰的出空。而且,我們得找同領域的大牛,但不能找投稿人的潛在競爭對手。”
“那就有點難辦了。”
抓耳撓腮地想了好一會兒,卡諾夫在腦海裡突然冒出來一個名字,眼睛頓時一亮說道。
“我知道一個人!沒有人比他更合適擔任這篇稿子的審稿人!”
艾格里斯主編立刻看向他問道:“誰?”
“賓漢姆頓大學的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他關於硫化鈦正極的那篇論文令人印象深刻,即便是已經脫離了科研工作的第一線,我依然記得那時候我心中的震撼……”
用了大概三秒鐘去緬懷自己的學生時代,看著艾格里斯主編眼中不耐煩的神色越來越明顯,卡諾夫迅速結束了對過往的回憶,語速飛快的說道。
“我注意到陸教授這篇論文的引文部分,剛好引用了一篇斯坦利教授於六年前發表的關於一種籠狀碳分子的文章。”
“由他來審這篇論文,肯定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