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全換成碳!(第1/3頁)
章節報錯
所謂計算材料學的計算,不是憑空而來。
即便是陸舟,也不可能僅僅憑藉一紙一筆,算出鋰空氣電池的分子交換膜該用什麼材料。
運用計算材料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正確姿勢,應該是透過實驗問題發現其中一個可行的切入點,並對此建立數學模型,然後藉助計算機的強大運算力,從納觀、微觀、介觀等多尺度研究各分子的運動情況,進而推算出研究物件的宏觀效能。
所幸的是,楊旭他們積累的資料已經足夠多了。
再結合殘骸一號上帶給他的啟發,相當於已經知道一部分答案,再利用手中的實驗資料,去推算剩下的70%的答案。
這樣一來,他面對這個問題的難度,其實已經比其他人低了不少。
全神貫注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了當前的問題上,陸舟一邊一絲不苟地透過電腦檢索著資料庫中儲存的實驗資料,一邊將這些資料轉化成數學的語言,用計算材料學的理論,將這些支離破碎的線索編織成一道張開的大網。
一切都進行的如此順利。
就如同呼吸一樣輕鬆。
雖然自從可控聚變工程之後,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從事材料學的研究了,但這些東西對他來說卻不算陌生。
畢竟電化學介面結構的理論模型這套風靡整個理論化學界與材料學界的理論,本身就是他做出來的。
而也正是這套理論,讓他獲得了霍夫曼獎章和諾貝爾化學獎。
倒不是他吹牛逼,如果連他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話,這個世界上恐怕也沒有人能夠解決了。
食指間翻飛的筆尖在紙上跳躍著,一行行工整的數字與算符如行雲流水般地印在了草稿紙上,如同奔騰的騎兵一般,向著那片無人知曉的神秘領域,一路攻城略地。
【透過引入Hartree方程可得到……】
&n+V(ri)+1/4πε0∑∫drf|Ψj(rj)|2e2/|rirj|}Ψi(ri)=EiΨi(ri)】
【……】
已經完全進入狀態的陸舟,已經徹底遮蔽了外界的一切干擾。
那深邃的瞳孔中就彷彿連線著一片宇宙,而那凝聚在他筆尖的心智,就如同一把削鐵如泥的利刃,將阻攔他通向終點桎梏切得四分五裂……
“無需去解釋並描述每個粒子運動的體系波函式。”
“只需要設法找出僅有3個變數的粒子密度的空間波函式……”
“……當體系內的所有粒子都可以被計算,材料的物理性質便是可以被預期的!”
“……好久沒有這麼暢快過了!”
隨著最後的那聲感慨,胸中的濁氣隨之一併吐出,而醞釀在筆下的最後一行算式,也隨之落下了最後一個字元。
結果已經出來了。
窗外的天空,也不知何時起,從黑夜轉到了白晝。
手中的筆停下,看著窗外已經矇矇亮起的晨昏,陸舟輕輕呼吸了一口窗外新鮮的空氣。
夾雜著晨露芬芳的清風徐徐拂過,此時此刻的他只感覺全身上下每一處毛孔,都前所未有的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