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最具創意的海報(2/4)(第2/3頁)
章節報錯
畢竟不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嗎?
能夠花錢解決的事情,那都不叫事兒。
擱在以前的話,那是花錢別人都不願意過來。
但現在的話,整個大環境已經和以前截然不同了。
隨著華國經濟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學者和經濟學專家開始對華國的模式產生興趣,願意帶著學術目光來研究華國經濟中存在的或者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這個正在崛起的龐然大物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怎樣的影響……
從客觀的角度來講,能夠吸引國際上的學者為華國的經濟貢獻自己的腦細胞,這種改變當然是好的。
進了會場之後,陸舟也沒管別的,先就是去派發紀念品的攤位附近轉了一圈,興致勃勃地收集了幾個知名投行提供的手抄本,以及某些財大氣粗的銀行聯合知名筆商生產的會議專供鋼筆。
這些鋼筆一般在市面上是買不到的,也很少有人會去買,雖然不確定能不能升值,但收藏意義還是相當大的。
以前陸舟便有收藏學術會議贈送的小禮品的習慣,對於他而言,這也是除了他證明的那些猜想之外,另一種形式的學術履歷。
只是最近這兩年他參加的學術會議稍微少了點,這個愛好才沒能延續下去。
如今重溫這種感覺,看著手中的鋼筆,陸舟也是相當的懷念。
在派發小禮品的桌子旁邊,便是海報交流區。
和數學界的學術會議沒太大區別,無論即將在會議廳內討論的是什麼高階的課題,這種會議通常都會給不夠資格申請“talk”的青年學者們一個展示自己學術成果的機會。
也就是所謂的“poster”。
相對於“talk”而言,poster的門檻要低的多,就好像是高階商城旁邊的沿街菜市場,在這裡交流討論的大多是一些在讀博士或者碩士,連博後都很少能看到。因為門檻不高的緣故,這裡的交流形式也相當隨意,準備一張吸引人眼球的海報和一副足夠洪亮的嗓門兒便可以。
雖然對於學術界的大牛們而言,海報交流相對於其他的交流方式來說檔次較低,這仍是一個非常有用的交流方式。
在琳琅滿目的海報攤位前逛了一圈,陸舟發現這裡的海報對他來說,絕大多數和天數都沒什麼兩樣,雖然每一個字和單詞都認得,但連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就在他開始感覺到頭大的時候,忽然注意到了其中一張海報上,寫著的幾個單詞好像有那麼點兒……眼熟?
“……LuBewley模型?”
雖然海報做的挺挫的,標題也寫的不清不楚,但唯獨這幾個單詞倒寫的挺認真。
聽到了陸舟嘴裡的那聲嘀咕,站海報前的模樣瘦瘦高高的男人推了下眼鏡,挑了挑眉毛,感興趣地說道。
“你也是研究這個方向的?”
聽到這位青年向自己搭的話,陸舟微微愣了下,隨即笑了笑說道。
“算是吧。”
“那太巧了,看來我們是同行,”伸出了右手,這位看上去年齡不是很大的青年,咧嘴一笑說道,“威斯爾,普林斯頓在讀博士,研究的是宏觀經濟學方向……具體點兒說,就是琢磨如何將數學方法建立可以用直觀數字呈現的經濟學模型,而LuBewley模型是我正在研究的課題!”
從早上開始,他的海報就立在這裡了,一直沒有人對他的海報感興趣。
現在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對他的海報似乎感興趣的人,並且還是同樣研究LuBewley模型的青年學者,他當然不願意輕易放這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