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冷靜了下來,李局長沉思了片刻,認真問道。

“那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陸舟想了一會兒說道:“我的意見是,先不急著拿出大動作來,可以找幾個該領域的專家,對技術可行性論證進行仔細的檢驗,等確認這條技術路線有可能走得通之後,再往裡面砸錢也不遲。”

這是最穩妥的做法,也是最保險的做法。

如果技術路線證實可行的話,直接將搞技術可行性論證的專家小組原地升級成研發小組,專案馬上就可以快速上馬。

在看不到明朗前進的情況下冒然投資,輕則浪費社會資源,重則還有可能因為資本過熱,反而對行業造成不良影響。

這些事情都是需要預防的。

“說的也是,”李局長嘆了口氣,“是我急功近利了,還是穩一點好!”

思忖了片刻之後,他開口繼續說道。

“等回到局裡,我會把相關的檔案做出來,成立量子拓撲計算技術可行性論證的專家小組……你有什麼牛人能推薦不?”

陸舟想了想說道:“吳天群教授,碳基半導體技術就是他的團隊搞出來的。除此之外,還需要一些搞量子計算方向的專家。你讓我直接報名字我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出來,要不我回去準備一份名單發給你好了。”

見陸舟願意幫忙,李局長頓時大喜道。

“那就多謝了!”

吃完了午飯之後,李局長並沒有在酒店這邊多留,已經一宿沒睡的他很快便和陸舟告辭,坐上停在門口的車走了。

看著那老頭搖搖晃晃的樣子,陸舟真有點兒擔心他會不會摔一跤什麼的。

一宿沒睡,就是自己這年輕人的身體,也不一定扛得住啊。

搖了搖頭,陸舟取出手機,將給技術論證的專家組推薦人選的事情寫進了備忘錄裡。

不過就在這時,他忽然產生了一個奇怪的想法。

這個專家組的人選怎麼安排,基本上就看自己怎麼往上推人,這要是全推薦“自己的人”上去,豈不是壟斷了華國整個量子計算研究方向的未來?

不過,這個想法也僅僅只是一閃而逝罷了……

不知為何,這時候他忽然想起了一個人。

那個曾經在可控聚變專案上和他互有傾軋周老院士,據說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是那副做派的。

搖了搖頭,陸舟將手機塞回了兜裡,悠悠感慨了一聲。

“難怪這麼多人挖空心思了想當學霸,想做學閥。”

“權利這杯毒藥,確實會讓人上癮啊……”

雖然,對他吸引力相當有限就是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