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Lu-Bewley模型(第1/2頁)
章節報錯
小彤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只是為了畢業而已,才寫出了那篇論文,請老哥出山幫忙最佳化了數學模型,結果她那篇畢業論文出來之後,卻是在經濟學界引發瞭如此壯闊的波瀾……
被改進之後的Bewley模型……姑且稱之為LuBewley模型,其無論是運算效率還是計算結果的精確度上,都遠遠優於先前的Bewley模型,可以說為全世界的從事數值方向研究的宏觀經濟學家,都提供了一個更好的選擇。
並且不只是如此。
人們驚訝的不只是LuBewley模型展現出來的優越性,更驚訝於那位陸教授,居然將手伸到了經濟學的領域!
而且一出手,就放出了這麼一個大招!
近些年來,Bewley模型一直是宏觀經濟學的前沿研究領域,尤其被一些經濟學數學化的學者們奉為經典!
現在一個更強大的模型被擺在了他們的面前,怎能讓他們不歡欣雀躍?
雖然陸舟並未對這個被改進偶的模型進行命名,但學術界還是擅自將他的姓氏給安排了上去。
即,LuBewley模型!
雖然明明是自己的畢業論文,風頭完全被老哥搶走了,小彤卻非但沒有任何氣餒,反而悄悄的鬆了口氣。
她的水平她自己很清楚,是絕對做不出這種水平的成果的。
也正是因此,在論文末尾處寫明沒個人承擔的工作時,她也很明確地寫明瞭數學模型部分主要由陸舟完成,自己負責的只是理論部分以及收集資料的工作。
也許是因為自己的名字掛在二作的原因,也許是因為自己是個小透明的緣故,總之在這篇論文登刊之後,她倒是沒有受到什麼多餘的騷擾。
至於掛在一作位置的他的導師福斯特教授,據幫他管理郵箱的學長所言,幾乎是被蜂擁而至的郵件給塞滿了。
現在這個四五十歲的中年教授,正陷入痛並快樂的狂喜。
用一個畢業申請上的簽名換了一篇如此重量級論文的一作,這大概是他這些年,做的最成功的一單“交易”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那個LuBewley模型的命名了……
……
牛津大學校園。
經濟系的某間辦公室。
面對著BBC的記者,福斯特教授用憤怒的聲音再三強調著說道。
“我對LuBewley模型的命名存在異議!身為這篇論文的一作,我認為至少應該在這個模型的中間加上我的名字,至少加一個字母!否則這不合規矩!”
人就是這樣,在知道自己能夠得到更多的時候,總不會滿足於現狀。
雖然福斯特教授料到這篇論文能火,至少一篇《Econometrica》是沒有任何問題,卻沒想到會火到這種程度,不但引發了整個宏觀經濟學界的話題性討論,甚至引來了不少平日裡他只能仰望的大佬的關注!
比如克魯格曼……
他在課上就對這位經濟學家的理論大有推崇,尤其是關於國際貿易這塊堪稱是顛覆時代性的,卻沒想到有一天這位大佬居然會在《Science》的ights部分點評自己的論文……
是的,這篇論文中的LuBehligigey模型這個名字,以至於現在整個經濟學界已經約定俗成地預設這個模型就叫這個名字了。
這讓他激動之餘,也甚是惱火。
光是看這個數學模型的命名,根本看不出來這個研究成果其實有他的一部分的!
面對像個被激怒的兔子一樣暴跳如雷的福斯特,BBC的記者試圖安撫了下他的情緒,但沒有任何作用,只得無奈地繼續了採訪。
“……可是福斯特先生,根據某位皇家科學院的院士在接受採訪時的發言,這篇論文的精華部分主要是在數學模型上,而這一部分是由陸舟教授獨立完成的……請問您對這個模型的完成做出過哪些具體的貢獻?”
這句話一出來,倒是把福斯特教授給問住了。
“這個……有時候貢獻不一定非得反應在論文中的字裡行間,”面對BBC記者的提問,福斯特教授表情尷尬地解釋道,“你知道的,在科研工作中,尤其是理論領域的科研工作,對資料的收集和解讀也是很重要的。尤其關鍵的是,能夠給研究課題引入一位強大的合作者,也是體現一名科研工作者能力的一部分!”
這句話確實沒錯。
社交能力也是科研能力的一部分。
在學術界甚至存在一種本身科研能力不強,但卻因為人脈廣的原因依舊能產生一些不錯的研究成果。
畢竟大多數學者都是比較宅的,如果有人能將兩個平時沒有交集的學者拉在同一個專案組裡,甚至只是給兩位大佬提供一個一起喝下午茶的機會,說不準都能摩擦出燦爛的火花。
比如研究數論的蒙哥馬利與研究物理的戴森,在普林斯頓的“交際高手”喬瓦拉為他們牽線搭橋之前,他們彼此之間根本毫無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