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步子邁得太大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整個可控聚變電池的專案拆成了十三個子專案,涵蓋了鐳射點火裝置到發電機組等所有部件,共六家科研機構參與研究。
有著盤古聚變堆的成功案例放在前面,對於這個專案陸舟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不過在關於聚變電池的核燃料的討論上,依然出現了分歧。
目瞪口呆的聽著陸舟描述的那個瘋狂的計劃,勝負訝然地張了張嘴,過了好一會兒,才用難以置信的語氣開口道。
“你確定要用氦三做燃料?氦三和氘的反應截面只有DT反應的數十分之一,點燃它的難度將是點燃DT混合燃料的數十倍不止!”
持有這個觀點的不只是他一個人,核工業集團的總工程師王曾光院士也是點了點頭。
“我也覺得直接上氦三可能不切實際了點,雖然按你說的是節省了堆芯的空間和成本,但事實上這部分成本不過是被轉嫁到了鐳射點火或者微波點火裝置等等其他部件上。”
和陸舟不是很熟的於建南院士倒是沒有直接反對,只是隱晦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步子邁得太大,未必是一件好事。”
食指輕輕在桌上敲了敲,陸舟思索了很久。
這是一個取捨的問題。
如果選擇了DT混合物作燃料,那麼反應堆芯上就得負載液鋰中子回收系統,整套聚變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就會降低。如果選擇了He3/D作為反應物,就可以節省至少15%的堆芯體積,整個電池組的體積能量密度也會隨之提高。
不過王院士的那句話確實說到了他的心坎裡,以國內目前的鐳射點火技術,貿然選擇這種激進的技術路線,未必就能達到他所期望的那種效果。
沉默大概持續了五分鐘,陸舟的心中有了主意,開口說道。
“那就折中一下好了。”
盛憲富:“折中一下?”
陸舟點了點頭:“就和點火裝置一樣,我們分兩條技術路線來走。一條做DT燃料的聚變電池,一條做He3/D燃料的。在介面尺寸上我們可以約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如果He3/D燃料的聚變電池技術瓶頸真的解決不了,我們也可以立刻採用DT燃料。等有一天氦三聚變技術的難題解決,日後就算是技術升級,裝置的更新換代也會比較容易。”
王曾光院士想了想,點頭道:“我覺得可以。”
於建南院士話依舊很少,只是點了點頭說:“只要預算沒意見,我就沒意見。”
看了其他幾人一眼,見沒有更多的意見提出,陸舟便拍板道:“那行,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來了。”
直接上氦三,確實還是太超前了點。
有幾個老“隊友”的勸說,也讓陸舟清醒了一些。
他承認,從那臺來自高等文明的殘骸上挖掘到了可控聚變小型化的技術路線時,他確實有點膨脹了,以至於忽略了地球文明的工業水平。
事實上,能將聚變能電池做出來,本身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至於將那臺引擎上的技術完全還原出來,恐怕就算是到了世紀末也未必能做到,更不要說現在了……
離開了會議室之後,陸舟原本是打算回地下實驗室繼續琢磨那個霍爾推進單元的,不過想到還有一件事情沒處理,於是便返回了自己的辦公室。
前段時間,高層在批准專案的同時,建議他將那篇關於聚變電池技術可行性論證的論文,投稿在相關的學術期刊上。
雖然猜到高層是在打什麼主意,不過陸舟倒也沒什麼意見。
論文中所寫的,正是他的學術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