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聚變小型化?!

TF?!

聽到這句話的豐樹清,握在手中的手機差點沒掉在地上。

這示範推都還沒捂熱乎,怎麼就開始考慮反應堆的小型化了?

雖然他不是搞核聚變的,但再怎麼也是水木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更何況在科技部裡工作了這麼多年,現在更是負責STAR示範對專案組的重組工作,對相關的研究至少還是有所瞭解的。

電話那頭半天沒有聲音,陸舟略微遲疑了下,開口詢問道。

“有什麼問題嗎?”

“沒問題,您把名單……發我工作郵箱就可以了,”猶豫了一會兒,豐樹清還是忍不住說道,“可控聚變小型化……這研究會不會太超前了?我覺得還是二代可控聚變稍微靠譜一點。”

但凡超前的研究,往往都是沒那麼容易的。

雖然知道陸總師很牛逼,但他還是忍不住這麼提醒了一句。

聽到這個問題,陸舟立刻知道了他在想些什麼,但也懶得詳細解釋,於是便簡短地說道。

“核電池雖然也算是一個小型的聚變堆,但和真正的可控聚變堆還是有不小差別的。如果實在無法理解的話,你可以簡單的類比下裂變堆和放射性同位素電池。研究上的事情能不能做到我心裡有數,這個就不需要你去操心了。”

這句回答可以說是毫不客氣了。

不過聽到他如此乾脆的語氣,豐樹清的心裡反倒是順暢了許多。

科技部裡也有不少學術型官僚,這類人說話做事的風格其實都差不多,具體到專業上的事情懶得和外行多解釋。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信的是,若是某件事情他們篤定能做到,那麼大概也只有兩種情況。即,要麼自己是鑽了牛角尖兒出不來,要麼便是至少有了八成以上的把握……

無論怎麼想,豐樹清都不覺得陸舟會是那種鑽牛角尖的人。

如此說來,只能是後者了……

且不去管豐書記作何感想,陸舟也不怎麼在意他的感想。

能量問題是霍爾推進器的關鍵,也是實現大推力霍爾推進器的前提。如果不想犧牲比衝來提高推力,那麼提升電功率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結束通話了電話之後,陸舟用電腦做了張名單,發去了豐樹清的郵箱裡。

緊接著,他關掉網頁開啟了文件,坐在電腦前構思了一會兒之後,雙手放在了鍵盤上,有節奏地敲打了起來。

研究人員的事情很好解決,直接從STAR2專案組的研究員、工程師團隊裡面抽調就夠了。

整個示範堆工程培養了一大批等離子體物理、可控聚變等方面的專家,憑藉著這龐大的人才儲備,他只需要拿著STAR2示範堆工程各專案組的名單,便可以很輕鬆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

而有了這些研究員的幫助,他對那個聚變電池的研究,也將更有底氣的多。

當然了,可控聚變現在畢竟是敏感技術,涉及到這方面的研究還是得向上面報備一下的。

雖說這聚變電池和聚變堆完全是兩碼事兒,但技術上還是有不少重疊之處。

尤其是如果要走慣性約束的路子,很大可能會用到鐳射點火裝置。而這個鐳射點火裝置,除了能夠拿來研究等離子體之外,可是還能拿來搞核試驗的。

涉及到這麼多敏感的研究專案,沒有有關部門的配合根本無法展開。

不過對於他來說,爭取到有關部門的配合並不是什麼難事就是了。

看著螢幕中的那行標題,陸舟嘴角勾起了一絲笑意。

《關於可控聚變小型化技術在航天領域的應用前景以及技術可行性論證》

相信等他把這篇論文當開題報告交上去,不說能弄到多少經費,立項肯定是沒什麼問題了……

……

海州。

示範堆基地。

坐在辦公室裡的盛憲富,正坐在辦公桌前填著表格。

隨著STAR2示範堆工程告一段落,表彰大會的圓滿結束,他最近過的可以說是春風得意了。

示範隊的點火成功,帶給他的不只是一枚鋥亮的五八五勳章,還有與之相匹配的待遇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