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你說了算(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與龐大的資金投入相對的是,華國研究機構在科研成果轉化率這個問題上的表現,卻是顯得差強人意了點。
按理來說,這是不應該的。
畢竟在科研經費的資源配置上,華國曆來有著偏向工科的傳統。比起理科的研究,更傾向於給工科的專案撒錢。
科研成果轉化率的問題只是其一,還有關於科研效率等方方面面的問題。
如果想保證技術的優勢,光是在起跑線上領先是不夠的。
技術優勢本身就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
比起可控聚變的研究本身,陸舟更希望透過這個大型科研工程,能夠留下來一些除了成果本身之外的東西。
就好像曼哈頓計劃給美國帶來的不只是原子彈本身,還有更為寶貴的阿貢、布魯克海文等一系列在中長期科研專案上實力強勁的國家實驗室一樣。
對於他個人而言,這多少也會讓他的研究輕鬆一些。
“對於德國人的經驗,我們沒必要全盤借鑑,但對於好的部分我們完全可以學習過來。”
“比如我們可以基於STAR2示範堆工程留下來的產研合作經驗,參考馬普學會以及亥姆霍茲聯合會的運作模式,將這個龐大的科研組織轉型成一個連線企業與研究機構的視窗。”
“透過這個產研聯合體,我們可以專注於能源、航天、資訊產業等中長期科研專案的研究,讓經費盡可能地落實到‘有用的專案’上。同時讓資質合適的社會資本以及研發單位也參與進來,而不只是體制內的那部分。”
聽完了陸舟的建議之後,老人認真考慮了很久。
“你的意思是,用那些剩下的管理人才,打造一個華國版的馬普學會?”
這麼理解的話似乎也沒錯。
倒不如說,在德國訪學的時候,他表有這個打算了。
陸舟點了點頭:“正是。”
看著陸舟,老人笑了笑說:“你這出去遊學了一圈,倒是把外面的好東西全都搬回來了。”
陸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沒有說話。
學習這東西嘛。
學的當然不只是知識,好的經驗當然也是得學的。
食指在椅子的扶手上敲了敲,老人沉思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我覺得你說的有道理,完全可以試一試。”
反正那些人才就是遣回原來的單位多半也是浪費掉了,對於陸舟說的這一點,他也是認同的。
與其讓這些人才浪費了,不如讓他們在這個試點工程上發揮下餘熱。
如果能夠成功,那當然是一件好事兒。
如果辦黃了,其實也無所謂。
更何況,有著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先例在前面,他也相信陸舟能辦好這件事情。
說罷,老人站起了身來。
“就按你說的,成立……東部產研聯合體!專注航天、能源、資訊三大產業研發專案中的中長期課題。”
“至於具體該怎麼弄,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