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

某個髮型很酷的總統,將一份報紙狠狠地摔在了辦公桌上,吐沫星子橫飛地咆哮道。

“我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不是有人在推特上提醒我去買一份報紙,我甚至都不知道太平洋對面發生了什麼!”

被摔在桌上的那份報紙,正是最新一期的《人人日報海外版》。

而新聞的頭條,報道的正是STAR2示範堆工程的最新進展。

令人諷刺的是,他最先得知這個訊息的渠道,竟然不是從自己的情報網路中,而是從對手的報紙上。

那鮮紅而醒目的標題,在他的眼中格外刺眼。

從那字裡行間,他都感受到了來自對手的挑釁。

站在他辦公桌對面的,是中情局局長吉娜·哈斯佩爾,以及中情局可控聚變問題情報專員赫爾姆斯。

抱著雙臂的吉娜輕咳了一聲,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或許,赫爾姆斯先生能夠解釋一下。”

聽到那個女人叫到自己的名字,赫爾姆斯的肩膀不可控制的抖了那麼兩下。

吉娜·哈斯佩爾。

如果說整個中情局裡,他最不願意招惹的人是誰,那毫無疑問便是這個六十多歲的老女人了。

除了那個令她染上“血腥吉娜”惡名的虐囚醜聞之外,他還聽說過更多有關於這個名字,以及殘忍這個詞彙的傳聞。

當初特朗譜將其提名為中情局局長時,美國國內輿論幾乎掀起了軒然大波……

深呼吸了一口氣,赫爾姆斯語速飛快地開口說道。

“……這件事情是我們的失職,我們低估了華國在可控聚變研究上的決心,他們走的可能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更遠。”

總統深呼吸了一口氣。

“如果示範堆建成,我想知道他們距離取得這項技術還有多少年。”

“不知道,”赫爾姆斯的臉上浮現了一絲苦澀的表情,“但以他們的速度,如果真正取得了這項技術,從示範堆到商業化大概用不了太久的時間……”

辦公室裡陷入了沉默。

見總統先生和局長女士都沒有說話,赫爾姆斯小心揣摩了下兩人的心理活動,輕咳了一聲,小聲開口道。

“我認為,我們必須得重視一個人。”

哈斯佩爾看了他一眼:“一個人?”

“是的,”赫爾姆斯嚥了口吐沫,艱難地點頭道,“我研究過相關的資料,在他回國之前,華國雖然託卡馬克研究上有所建樹,但對我們來說遠遠談不上威脅。而其在仿星器的研究上,更是幾乎一片空白。”

“然而自從他回國之後,這種狀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便發生了改變……”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