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選址田灣(第2/3頁)
章節報錯
只是他沒有想到,也不敢相信,STAR研究所的進度居然如此的神速。
全世界都在猜測他們距離示範堆還有多遠,他們的已經不聲不響地開始了。
這時候,一位看上去五十出頭的老頭拿著一份貼了照片的簡歷走了過來,叫住了他。
“你叫肖樂?”
肖樂點了點頭:“是的。”
“那行,你跟我來吧。”
看了送他過來的司機一眼,肖樂嚥了口吐沫,立刻拖著行李箱跟了上去。
勉強跟上了老人的腳步,他忍不住問起了這裡的情況。
“我是搞託卡馬克的,你們這邊大概是搞仿星器的吧,找我來這裡……”
“你說的這些和我沒關係,”帶著他往研究所裡面走去,老人面無表情地說道,“我只負責帶你進去。有什麼問題,你問那個人就行了。”
那個人?
哪個人?
雖然肖樂很想這麼問,但見老人沒有任何解答他關於這座研究所相關疑問的打算,於是默默閉上了嘴。
四處打量了下,他問了個無關緊要的問題。
“這麼多人,保密的問題怎麼解決?”
聽到這個問題,一直面無表情的老人,忽然呵呵笑了笑。
“小夥子,你知道你太爺爺叫什麼嗎?”
“……不知道。”
誰沒事兒記這東西。
肖樂在心中吐槽了句。
老人指了指身後不遠,先前開捷達送他過來的那個司機。
“想知道,你可以問他。”
……
核電站的選址要求非常高。
根據國際上通行的選址原則,地質、地表、氣象、水文、環保、土建、運輸、電站工藝、電網、社會等因素都必須嚴格考慮。
首先在地理上,廠址深部必須沒有斷裂帶透過,而且要求核電站數千米範圍內沒有活動斷裂。附近100公里海域、50公里內陸,可考歷史上沒有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
其次還有交通運輸。
整個反應堆在設計上比裂變堆要複雜數倍,體積也要更加的龐大,涉及到的各個元件不可能在蘇省當地完成生產,只能在各地生產之後運到廠址所在地進行組裝。
綜合考慮以上這些因素,整個蘇省能夠滿足這一條件的地方並不多。
經過專家會議的討論,以及與省政府的協商,STAR2示範堆的選址最終被定在海洲田灣——田灣核電站的附近。
一來這裡有現成的資源可以利用,田灣核電站為三期工程預留的廠址正好可以作為示範堆的實驗廠。二來是這裡工程師都是核電領域的專家,擁有著豐富的經驗,在示範堆的設計以及具體的工程問題上也能幫上不少忙。
至於安保的問題,這個根本無需陸舟操心。
就在完成示範堆選址的同時,一支團級作戰單位已經抵達了該區域,並且完成了部署。
另一邊,在完成了工程選址之後,陸舟也隨後馬不停蹄地趕到了現場,與核工業集團的工程師們對施工現場展開了實地考察,並且就示範堆的設計交換了意見。
與此同時,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這裡已經集結了來自各大研究機構上千名研究人員以及相關領域的工程師。
為了確保這項工程能夠順利進行,國家基本上已經滿足了陸舟提出的一切條件。
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人我帶來了,”帶著肖樂走進了實驗室,那個老人將簡歷放在了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