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這份資料從頭到尾看了一遍之後,他思忖了片刻之後,開口說道。

“輻照溫度只有680K,快中子注量也明顯不夠,單箇中子攜帶能量也只達到了1MeV的量級,先別急著高興,我們的目標是聚變堆的結構材料,而這隻能算是階段性的成果。”

雖說這項階段性研究成果,也相當的驚人就是了。

至少在低能區的表現,這種陶瓷基石墨烯複合材料的效能,已經完爆了常見作為實驗堆包殼材料的Al、Mg、Zr合金。

而且其在熱能傳遞上的各向異性更是無需多言。

單就這些優秀的性質來看,這個種材料哪怕用不到聚變堆上,放在部分裂變堆上也有很高的應用前景的。

楊旭笑了笑說:“你這麼說就太嚴厲,就算是階段性成果,這成果也不算小了,我覺得高興下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陸舟莞爾一笑:“也許吧,不過我還是更喜歡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再品嚐勝利的香檳。”

楊旭:“所以……果然還是得在聚變裝置內測試嗎?”

陸舟點了點頭:“目前來看,只能如此。”

能夠模擬聚變堆環境的,只有聚變堆自己。

楊旭:“先不說聚變堆的事情,你打算給咱們這個材料取個什麼名字?既然確定了4號樣品作為最優階段成果,總不能還用編號來稱呼它吧。”

一聽到要自己取名字,陸舟頓時犯了難,有些頭疼地說道。

“取名的事情還是別交給我了,參考下侯進力那邊研究團隊的意見,你們自己決定下來就好。”

“那怎麼行?”楊旭笑著說道,“按照慣例,給研究成果命名這種事情,都是專案的總負責人來決定的。你要是實在不會的話,把人名安上去也行。”

一聽到這個建議,陸舟頓時輕咳了一聲說:“名字還是算了,我再考慮考慮。”

總感覺以後他還有很多研究成果。

如果都用人名來命名的話,他這兩個字的名字恐怕不太夠用,只怕搞到最後連他自己都得記不清哪個是那個了。

仔細思忖了片刻這個嚴肅的問題,陸舟忽然眼睛一亮,開口說道。

“……就叫LPC1好了。”

楊旭:“……”

看到楊旭一臉無語的表情,陸舟微微愣了下。

“怎麼了?”

楊旭乾咳了一聲,掩飾了尷尬說道:“沒什麼,挺好的名字。就是覺得……這種命名規則挺有你的風格。”

LPC是多孔炭材料的縮寫,第一代產品就在後面加個編號1,基本上這是最不容易搞混的命名法,但也是最沒創意的命名法。

用來給這麼重要的研究成果命名,實在是太隨便了點。

聽到楊旭這句吐槽,陸舟大概猜到了他在想什麼,於是笑了笑說:“材料叫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功能。”

楊旭:“行吧,你開心就好……對了,如果打算在實驗堆裡測試的話,你準備再去一趟西南那邊?”

陸舟搖了搖頭:“HL2A的情況已經達到極限了,就上次實驗的情況來看,只怕夠他們修到年底去,這次我就不勉強他們了。”

雖然不介意再折騰老周的裝置幾次,但再怎麼折騰也得考慮基本法。

往實驗堆裡面注入核燃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事情,雖說聚變反應會隨時停止,但上億度的等離子體要是漏出來,那也是相當嚴重的事故了。

說到這裡,陸舟停頓了片刻,用開玩笑的語氣揶說道。

“更何況,這可是見證歷史的時刻,以後說不準還得上教科書。”

“讓給別人的裝置來見證,那未免也太可惜了。”

愛尚手機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