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燒開水未免也太浪費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磁流體發電?”
“沒錯,”停下了手中的比,陸舟對著這張草圖看了看,滿意地點了點頭,“以我的水平也只能畫到這種程度了,具體的設計,還得麻煩你們這些專家了。”
和可控聚變技術一樣,磁流體發電技術並不是什麼特別新鮮的概念,甚至可以說有相當久遠的歷史了。
甚至於從時間線上來看,這個概念最早是和“燃氣蒸汽輪機聯合迴圈技術(GTCC)”一起被提出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磁流體發電技術甚至被納入為863計劃的重點專案,而且在重視程度上,被放在了和核裂變發電技術並列的地位。
考慮到863計劃的全稱是《關於跟蹤世界戰略性高科技發展的建議》,跟蹤的專案基本上都是當時國際學術界的熱門研究方向,由此便不難看出,在當時國際學術界,磁流體發電技術可以說是熱門一時。
然而隨著進入了二十世紀後半葉,情況卻是發生了變化。
航天、軍備競賽使得發動機技術以及燃氣運用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GTCC技術從中借鑑並汲取了大量經驗,最終實現了彎道超車的逆襲。
而相比之下,磁流體技術雖然具備著看似更加誘人的前景,但因為技術原因難以實現,經濟效益跟不上市場需求,幾十年都拿不出像樣的成果,以至於漸漸被學術界和工業界主流所拋棄。
盯著這張草圖,王院士搖了搖頭:“恕我直言,磁流體發電技術還不完善,用它來發電恐怕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當今世界核裂變反應堆,主要還是以壓水堆為主,我從未聽說過有哪個核電站用磁流體發電技術輸出電能。”
似乎是料到王院士會這麼說,陸舟笑了笑,繼續說道
“對於核裂變來說是如此,但對於核聚變來說卻不盡然。”
“哦?”王院士的臉上浮現了意外的表情,將詢問的視線投向了陸舟,“怎麼說?”
陸舟:“磁流體發電技術的難點,無非是在氣體電離的那部分。通常情況下很難將氣體加熱至2000度高溫並形成等離子體束流,而且即便做到了,這一過程也很可能伴隨著大量的熱能損耗,因此磁流體發電技術的迴圈效率很難做到20%以上……我說的對嗎?”
王院士點了點頭,認同道:“基本上是這樣的。”
雖然別的問題也存在,但無疑這是最主要的。
磁流體發電機並不是沒有,很多實驗室也能做得出來,有燃煤的也有燃油的,但幾乎沒有人能夠將能量轉化效率做到20%以上。
但如果是核聚變的話……
“如過是核聚變的話,我們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看著王院士詢問的表情,陸舟笑了笑繼續說道,“畢竟DT聚變產生的核廢料,本身便是上億度的氦氣。”
聽到這裡,王院士的表情微微動容,立刻再次看向了那張草圖,迅速反應了過來。
眾所周知,磁流體發電的原理便是將易於電離的氣體加熱至2000度高溫,電離成導電的等離子體束流,並使其在磁場中高速流動時,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動勢。
而仿星器內由“D+T”聚變反應生成的氦氣,本身便是以上億度高溫的等離子體形式存在著!
也就是說,他們無需再去花費更多的精力加熱電離氣體,只需要將這些攜帶著龐大能量的等離子體利用起來便可!
這項技術用在燃煤、燃油甚至是核裂變發電上雖然是雞肋無疑,但放到核聚變發電身上,簡直就是為它身定做的!
倒不如說,用那些高溫等離子體去燒開水,反而才是一種浪費。
想到這裡,盯著那張草圖的王院士,眼中漸漸浮現了興奮的神色。
再次抬起頭看向了陸舟,他用慎重的語氣開口說道。
“你說的有點道理……理論上似乎也是可以實現的,但現在我沒辦法給你一個準確的答覆,我需要回去和組裡的其他專家討論下。”
接著,他再次看向了那張草圖。
“這張草圖我可以帶回去嗎?”
“當然可以,”陸舟欣然點頭道,“我期待著你的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