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兵分兩路(第3/3頁)
章節報錯
雖然真正研究它的人不多,但關注它的人卻不少。
他捫心自問,換做是自己,完全不動心是不可能的。畢竟有了這份成績,只要年齡和資歷都夠了,稍加運作的話,混個長江學者、乃至院士的頭銜完全不成問題。
看出來了付所長臉上的不相信,張院士只是笑了笑,卻也沒有解釋什麼。
畢竟他說的這類人,在數學史上還是存在的,而且還有不少。
比如格羅滕迪克,比如希爾伯特……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能夠被載入世界數學史級別的偉人。
比起這些創造了一個時代的偉人,或許陸舟還差得遠,但也未嘗沒機會走到那一步。畢竟他在這個年齡展現出來的天賦,已經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而他未來的路還有很長很長……
停頓了片刻,張院士笑著說道。
“不感興趣是正常的,我也只是聽說,最近陸教授正在研究一個大專案。相比之下,角谷猜想卻是算不了什麼。”
“連角谷猜想都沒法與之相比?”付磊微微愣了下,皺眉道,“難道又是什麼化學?或者物理之類的問題嗎?”
張院士呵呵笑了笑:“和化學沒什麼關係,和物理倒是有點關係,不過關係其實也不是很大。”
付磊忍不住問道:“到底是什麼?”
“關於NS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光滑性問題,”一臉神往的看著窗外,張院士用感慨的語氣說道,“也就是我們所稱的七大千禧難題之一。”
付磊一臉震撼。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艱難開口。
“……他已經強到了這種程度嗎?”
“不然呢?”張院長笑了笑,“要不你覺得,國家會把自然科學一等獎,破例頒給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嗎?”
他也只是聽說。
在科技獎勵大會開始之前,科技部的領導曾經向上級諫言,認為不應該這麼草率地頒發這個自然科學一等獎。
畢竟一個20多歲的獲獎者,不但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是將獲獎者的平均年齡直接拉低了好幾歲。
然而最終的結果,所有人都看到了,高層最終還是決定頒發這個自然科學一等獎。
至於原因,有很多傳言。
其中可信度最高、在學術界流傳最廣泛的傳言,便是據說後來又有學術界的人士向高層諫言,認為評獎委員會應該勇敢地打破這個先例。
至於最終說服高層的理由,只有一個。
那便是國際數學家聯盟那罕見地傳出了風聲,8月份的菲爾茨獎,有九成以上的機率會頒發給受邀參加一小時報告的陸教授。不只是如此,他在德國時還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埃特爾教授的青睞,不出意外的話他將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的提名。
對於這樣連續創造了奇蹟的學者,即便張院士不敢相信他能解開那個傳說中的千禧難題,也忍不住去相信他能做到。
因為這個名字,總是伴隨著奇蹟一起出現。
“……如果能把這種牛人請來我們的研究所就好了。”沉默了許久,付教授輕聲感慨道。
當然,他也就是YY下。
陸教授若是回國了,去的肯定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所。
就像他們開大的陳省身數學研究所,就像水木的邱成桐數學中心那樣……
聽了所長的話,張院士哈哈笑了笑,“別想了,那尊神仙,咱們這座小廟肯定是請不來的。不過他的學生,我們還是可以試著聯絡下的。”
付教授:“您的意思是?”
換上了認真的語氣,張院士繼續說道:“我會向上面寫信,推薦將秦嶽的名字安排進千人計劃的名單……”
“無論他是打算回國研究還是繼續深造,我們都可以提前開始做準備了!”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