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在聽到這句話的瞬間,韓夢琪忽然有種想咬人的衝動。

拿她身高說事也就罷了,那個疑問的語氣,實在是太可氣了!

如果不過是因為是師傅的話……

她發誓,自己一定……

一定……

啊啊啊,總之就是很氣!

氣地鼓起了腮幫子,韓夢琪悶悶不樂地將嘴埋進了圍巾裡,一路上再也沒說一句話,將樣品盒塞到了實驗室裡的師姐手中之後,便頭也不回地走掉了。

愣愣地看了眼走掉的那個實習生,站在旁邊不遠的楊旭,一臉古怪地看向陸舟問道。

“你們認識?”

對於韓夢琪的變化,陸舟也是一臉莫名其妙,在聽到楊旭的問題之後,簡短地回答道:“以前帶過的學生。”

聽到這句話,楊旭瞬間一臉懂了的表情。

雖然陸舟完全搞不懂,這傢伙究竟懂了些什麼。

“好了,別廢話了,”輕輕咳嗽了一聲,陸舟將話題帶回了正軌上,“和我說說實驗進行的怎麼樣了?”

楊旭:“實驗非常成功,將兩層石墨烯疊加在一起,當轉角接近1.1°,且溫度達到1.7K時,它們就會呈現出非常規的超導電性。根據那邊研究團隊的意見,我們將這個角度命名為‘魔角’。”

陸舟的眉毛饒有興趣地挑了挑:“很有想象力的名字。”

“沒錯,充滿了想象力,而且這個研究成果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想象力,”楊旭笑了笑說道,“相比起銅氧化物這類結構難以調整的金屬超導材料而言,碳奈米材料在結構上擁有更高的可塑性,而這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

陸舟笑著道:“也意味著成千上萬組實驗?”

楊旭無奈道:“無論什麼時候實驗都是必須的。”

在超導這個領域中,“室溫”比“高溫”還要高。因為後者的溫度條件是77K(約196攝氏度),而前者的溫度條件至少也要達到273K以上才行。

相比之下,1.7K溫度並不算優秀,甚至比起鑭鋇銅氧化合物的Tc=35K差得遠。更不要說那些實驗室裡的那些Tc>100K的黑科技了。

不過,如果因為一項技術無法工業化,就簡單地認為該技術“無用”,那對於科學的認識也未免太過膚淺了。

毫不誇張的說,99%的研究成果都是無用的。

但如果沒有這99%的積累,也不可能會有最後1%的突破。

簡單地介紹了實驗成果之後,楊旭繼續說起了接下來的計劃。

“……我們下一個目標是找到一個恰當的方法,將石墨烯材料的超導溫度提升至77K。當然了,這是一個長期目標,短期恐怕很難做到。”

陸舟想了想,開口說道。

“77K的目標太保守了,我們可以直接定在100K。”

系統都說了100K是能做到的,這條線索不利用起來也太可惜了。

對陸舟的樂觀做了個無奈的表情,楊旭繼續說道。

“OK,不管是77K還是100K,現在都涉及到一個問題,如果這種超導材料可以實現,這種技術就具備了有限的工業應用前景……不管有沒有人對這技術感興趣,它都會產生專利。”

後面的話,楊旭沒有繼續說,但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一旦涉及到專利的問題,合作研究往往就沒那麼的純粹了。

沉思了片刻之後,陸舟開口問道。

“赫雷羅教授是什麼意見?”

楊旭:“據我在麻省理工大學做博士後時聽到傳聞,赫雷羅教授是一個對名利漠不關心的人。從他的歷次論文的署名就可以看出來,他很少與學生爭奪實驗成果,甚至樂於培養那些他認為有潛力的人。”

陸舟:“你的意思是?”

楊旭聳了聳肩:“他大機率會認為這項技術應該由所有人平等使用。”

和國內一樣,國外也存在那種不那麼熱衷於做專利保護,只是單純地做研究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