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那個吉米將照片全部刪掉之後,陸舟看了眼手上的銀表,“飛行時間30分鐘,檢查下剩餘電量吧。”

將筆記本放到了一邊,吉米從長椅上站起身來,

“好的,教授,我這就去。”

陸舟非常入戲地糾正道:“叫我教練。”

“是,教練!”

吉米立刻挺直了腰板,幹勁十足地喊了聲,然後在朋友們開朗的鬨笑聲中,向停在草坪上的無人機小跑了過去。

現在已經是夏末,即將到來的不只是秋天和常青藤橄欖球聯盟賽,還有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學科比賽。

比如無人機設計大賽,便是其中之一。作為美國大學工程專業的熱門比賽專案,其近幾年來的熱度絲毫不遜色於機器人競賽和人工智慧。

工程類專業雖然並非普林斯頓的強項,但這些普林斯頓的學霸們,動手能力依然很強。這架無人機便是他們自己DIY出來的,用到的材料要麼是從網上購買,要麼是從其它教授的實驗室裡賒來的。

身為他們的顧問,陸舟也有參與到這個無人機的製作中。

至於說道陸舟是如何成為這些學生們的顧問的,其實也挺巧的。

這些學生們原本是去向奇裡克教授諮詢如何改進無人機的電池,增加它的續航能力,奇裡克教授立刻便把他們推薦到了陸舟這裡。

正好做完實驗後還剩下不少來不及處理的樣品,陸舟便用弗裡克實驗室的裝置,幫他們更換了電池中的正極材料和電解液。

雖然這種粗製濫造的DIY產品肯定比不上標準化的工業產品,但對於學生的比賽而言,還是不折不扣的黑科技。

直接將原本無人機的續航能力,翻了不止一番。

這項工作非常有趣,尤其是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飛上天時,對陸舟而言就像開啟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相比起橄欖球、足球這些競技性的體育運動來說,他覺得還是這種稍微有些技術含量的業餘愛好更適合自己一些。

後來,因為在交流技術問題的時候聊的很投緣,陸舟從這些學生們的觀點中也獲得了不少啟發,於是便接受了他們的邀請,擔任了他們的俱樂部顧問。

於是乎,在他眾多的頭銜後面又多了一條新的頭銜——普林斯頓大學無人機俱樂部首席顧問。

當然,其實說是顧問,需要他做的事情也不多,這些學生們知道他很忙,平時也不會來打攪他。

頂多只是週末的時候,抽出一個下午或者是幾個小時的時間,聚在一起討論些技術上的問題,或者像現在這樣,看著他們試飛無人機。

就在陸舟看著這群學生們繼續放飛無人機的時候,一位穿著職業裝,留著金色長髮的女士來到了公園中。

在她的身後,還跟著一位助手以及一位扛著攝像機的攝影師,這陣容顯然不像是學校裡的人。

注意到了這位女士正向自己走來,陸舟從天上收回了視線,看著她問道。

“你是?”

那位女士對他微微一笑,遞出了手中的名片。

“您好,陸教授,我是《時代週刊》的記者,請問您現在是否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