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當科研老闆的境界(第1/2頁)
章節報錯
問清楚了事情的原委,陸舟才知道,原來在他不知道的時候,竟然莫名其妙得罪人了一個人。
得知了這個訊息之後,陸舟一時間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如果不是楊旭從劉宏那裡知道了這件事,然後又提醒了他,他甚至都想不起來,這個王海峰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了。
說實話,因為學術觀點相左而結怨,在學術界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有人對他“撈過界”的行為看不過眼是肯定的。
然而,他需要在意這些人嗎?
食指在辦公桌上敲了敲,陸舟靠在了椅子上,閉著眼睛思考了起來。
別小看了寫開題報告的,真正的科研專案的開題報告,和本科生畢業設計的開題報告完全是兩碼事兒。
寫作者首先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必須過硬,並且對課題的研究背景、研究內容、技術路線、課題價值等等方面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畢竟這玩意兒是用來“說服”別人給你打錢的,雖說經費能否下來主要還是取決於老闆自己是否牛逼,但你交上去的報告總不能是隨便寫寫,讓人拿著一看便沒有了看第二眼的興趣,順手扔進紙簍子裡。
再加上負責開題報告的人往往還得負責開題答辯,能幫老闆獨立完成這些工作的人,水平肯定是要比那些幫老闆翻譯文獻、打掃儀器的普通科研狗高上不少。
更何況,如果不是特別有能力的話,想來楊旭也不會特意和自己說起這件事情。
考慮了片刻之後,陸舟開口說道。
“我還是那句話,你覺得能力可以的話,那就留下吧。只要不是因為學術不端被開除,或者犯了原則性的錯誤,我沒有任何意見。”
現在金陵計算材料研究所處在擴張的最初期,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
既然能夠讓麻省理工大學的博士後覺得有培養價值,那就留下來試著培養下好了。
“你說的那些我知道,但問題不是在這裡,”楊旭嘆了口氣,有些傷腦筋地說道,“我從我在國內的同學那裡打聽到,王海峰在國內材料學界和工業界還算有些地位,而且還是長江學者,沒準過個幾年就評上院士了。你為了一個碩士生和他交惡,說實話不值得。”
陸舟不假思索道:“沒什麼值不值得的,你說的那些根本不是問題。在我看來能多培養一個對我們的研究有幫助的人,那就是值得的。”
開玩笑,對於一個“準諾貝爾級”學者而言,需要在意哪個名不見經傳的教授,在學術界、工業界的“影響力”嗎?
別說那王海峰只是個長江學者,就算他是權勢滔天的學閥,也影響不到他陸舟的頭上來。
更何況……
停頓了片刻,陸舟笑了笑,用輕鬆的口吻繼續說道:“更何況,就算我不要這人,未必他還會反過來謝我不成?”
楊旭微微愣了下,隨即也笑著說道:“說的也是,倒是我想得太多了。”
陸舟思考了片刻之後,繼續說道:“對了,保密協議記得讓他簽了。”
楊旭點頭:“那是自然。”
……
楊旭的辦公室外面,劉宏一臉忐忑地坐在沙發上。
那副惴惴不安的樣子,就彷彿坐在被告席上的犯人,聽後著法官對他命運的發落……雖然他並沒有什麼錯的地方。
對於他來說,做出這個選擇並不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