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森美孚雖然是一家石油天然氣公司,但其涉足的領域卻不只是石油天然氣,對化工、汽車、新能源等等行業也都有所涉獵。

最早的鋰電池是斯坦利教授的實驗室做出來的,而出資者正是美孚化工。

陸舟笑了笑,沒有說話。

美孚對新能源領域感興趣是正常的,不感興趣他反而才會覺得奇怪。不過要說原因是因為什麼全球氣候變暖之類的社會責任感,那也太滑稽了。

目光炯炯地看著陸舟,伍茲笑著繼續問道:“說起來,關於HCS1材料的合成工藝有進展了嗎?”

陸舟搖了搖頭:“還沒有。”

“那還真是令人遺憾,”伍茲嘆了口氣,用頗為遺憾的語氣說道,“那是個非常不錯的材料,但是它的價格實在有點讓人無法接受。”

很明顯,美孚化工也照著陸舟在論文中描述的那個方法,用碳奈米管與富勒烯材料進行共熱反應,篩選得到了少量的HCS1,並且按照20%的質量分數配比與單質硫進行了混合。

雖然迴圈次數和迴圈效率都算不上友好,但其優秀的能量密度,依舊讓人垂涎。

像是四旋翼無人機,一些水下作業裝置,對續航效能要求較高的領域,鋰硫電池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陸舟笑著說:“是嗎,但是在我看來它還存在很大的缺陷。”

伍茲搖了搖頭:“不不不,你不明白,並不是所有電池對迴圈次數和迴圈效率的要求都如此的苛刻,有時候我們為了追求能量密度也會使用可更換一次性電池。”

停頓了片刻,伍茲微笑著提出了邀請:“如果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對整個世界來說,都將受益匪淺,不知道您是否需要一些資助?”

陸舟搖了搖頭:“很遺憾,我的研究並不需要,或許你可以考慮投資一些更有潛力的實驗室。”

“那真是太遺憾了,在我看來沒有人比你更有潛力完成這項偉大的工作。”

這是伍茲第二次說到“遺憾”這個詞,不過雖然嘴上這麼說著,他的表情卻並沒有多少遺憾的樣子。

很顯然,美孚投資的實驗室也在進行著類似的研究。

而且恐怕已經出了不少成果,只是把階段性成果壓著沒有發表出來而已。

看了站在他旁邊的斯坦利教授一眼,陸舟心中略微瞭然。

這兩人原來是來打探自己研究進展的。

想到這裡,陸舟心中不禁笑著搖了搖頭。

想知道他的研究進展?

好說啊,買本《科學》看兩眼不就知道了。

他從來就沒藏著掖著過。

接著聊了幾句之後,發現兩人一直在試探自己,陸舟頓時覺得有些興趣缺缺,便說了聲告辭,拖著行李箱向自己的房間走去。

目送著這位大佬離開的伍茲,漸漸收起了臉上的笑容,看向了旁邊的斯坦利教授。

“你覺得他的研究進行到了哪一步?”

斯坦利教授微微皺眉:“不太好說,這人藏的很深。如果發在《科學》上的兩篇論文就是他目前全部研究進展,我們在這塊拔得頭籌的機會還是很大的,但我不相信只有這些。”

頓了頓,斯坦利教授表情有些凝重,語氣認真地繼續說道。

“你沒注意到嗎?雖然我們一直試探他研究進展,但他對我們的研究進度卻根本漠不關心,甚至連問一句的興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