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教授!”
正在研究著文獻的薇拉、秦嶽、哈迪紛紛抬起頭,向著噪音的來源投去不滿的視線。
看著表情激動的康尼,陸舟大概猜到了是什麼事。
不過,早就從《科學》編輯部那裡收到了回信的他,對於論文正式登刊並沒有多少驚喜或者意外的感覺。
無語地看著他,陸舟說道:“我記得和你說過,在這裡保持安靜,進門之前記得敲門。”
“請原諒我的無禮,我絕對不是故意的,相信聽到了這個訊息之後,您的表情不會比我淡定多少,”康尼迅速壓低了聲音,但語氣中那抹興奮,還是難以掩蓋的,“您猜發生了什麼?《自然》在頭版的位置,對我們論文的亮點進行了引述!”
說完這句話,康尼便打住了話頭,得意地看著陸舟,期待著他驚訝的反應。
然而……
這位仁兄並沒有等到。
顯然陸舟的表情,還真比他淡定不少。
辦公室裡冷場了片刻。
氣氛有些微妙的尷尬,康尼的表情漸漸尷尬。
擔心他下不了臺,陸舟輕咳了聲,解釋道:“只是一個引述而已,沒必要這麼激動。”
正在研究著角谷猜想的薇拉,一個沒忍住,捂著嘴巴,噗嗤地小聲笑了出來。哈迪則是比較沒心沒肺,腦袋磕在桌子上,笑到肩膀抽搐。
辦公室裡充滿了快活的氣息,就連表情冷峻的魏文,也扯了扯嘴角,不過好歹憋住了沒笑。
康尼的臉色漲紅,尷尬地摸了摸後腦勺,試圖強調道:“您一點也不激動嗎?這可是《自然》的ights!”
陸舟嘆了口氣:“我知道是《自然》的igights。相信如果你和我一樣,也會對這些瑣屑的榮耀感到習以為常。”
對一些傑出的科研成果進行“ights”,是很多頂尖期刊都存在的操作,也就是所謂的“亮點引述”。一般而言除了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論文內容,還會附上同領域學者的評論。
最初被兩大頂刊設定ights的時候,陸舟還是挺激動的。
不過現在,這種感覺倒是沒以前強烈了。
尤其是就在不久前,他的改性PDMS薄膜,才被《科學》評為16年十大傑出科研成果。
區區一個ights,還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康尼瞪大了眼睛,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上帝,竟然有人將《自然》的ights稱之為“瑣屑”的榮耀?!
一般的博士,可是連一篇二線期刊的論文,都得費盡心思花上一年甚至是數年之久。要是能在《自然》上發一篇論文,別說是給老闆端茶倒水打兩年白工,就算是貼錢不少人都肯幹了。
至於作為同期最傑出研究成果被ights,這是大多數從業者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
如果這都不值得興奮,那到底什麼才算是真正的榮譽?
諾貝爾獎嗎?
沒有去在意康尼的心中作何感想,陸舟從康尼的手中接過了新一期的《自然》,粗略地掃了兩眼。
不出意外被設定ights的,是關於HCS1材料的那篇論文。
至於它姊妹篇——那篇關於計算材料學的論文,除了末尾處的那一行關於“比表面積和孔徑對多硫化合物擴散速率影響”的計算結論之外,並沒有任何提及。
看到這裡,陸舟笑了笑,心中卻是輕輕搖了搖頭。
看來還是沒有人意識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寶藏。
(定個小目標,八月開始不再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