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陸舟的氣勢嚇了一跳,康尼慌忙地將正極材料樣品放在了玻璃器皿中儲存好,迅速回到了電池模具的旁邊,用移液器從裡面抽取了少量的電解液,收集在試管中封存。

另一邊,陸舟快步走到了實驗室的角落,抱出了實驗室裡的另一臺神器——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

紅外光譜是由於化合物分子振動時吸收特定波長的紅外光而產生的,而化學鍵振動所吸收的紅外光的波長取決於化學鍵動力常數和連線在兩端的原子摺合質量,因此每個化合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紅外光譜,故而紅外光譜也被稱為“分子指紋”。

根據紅外光譜上的吸收峰,陸舟藉助電腦,對電解液的成分迅速做了定性分析,鎖定了電解液中所有含硫官能團以及相關化合物的質量分數。

最終的結果相當喜人。

溶液中確實有多硫化合物存在,不過含量卻相當低。哪怕是作為工業化的應用,這種材料雖然存在缺陷,但也是可以接受的。

給陸舟帶來驚喜的不只是對電解液的分析結果,在掃描電鏡下的觀察結果也同樣喜人。

&n尺度下,23號樣品的多孔結構能夠允許電解液進入複合材料內部,增加離子導電性。與此同時,其表面的吸附能力,又能有效阻止多硫化合物向電解液中擴散,從而有效遏制穿梭效應。

而這也印證了陸舟的說法,空心碳球確實是一個相當有潛力的方向。

當然,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n2g1,直徑為69nm的空心碳奈米球,正好滿足陸舟此前的預測!

&n2g1,3762m2g1】區間,直徑在【60nm70nm】區間的空心碳奈米球,能夠有效抑制多硫化合物在電解液中的擴散!

“難以置信……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康尼興奮地揮舞著拳頭,如果不是擔心大聲講話會干擾了儀器,他甚至忍不住大聲吶喊出來。

陸舟的嘴角也揚起了一絲笑意,心中那顆懸著的石頭也算是落在了地上。

雖然離徹底解決穿梭效應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但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也別太興奮,我們並沒有完全解決穿梭效應,”停頓了片刻,陸舟繼續說道,“最多500轉之後,正極硫材料的損失速率便會上升,與此同時比容量衰減速率也會開始放大,這項技術還有待改進。”

康尼忍不住說道:“夥計,你對自己要求的太嚴格了。如果所有人都要求研究成果一定內被工業界拿去做成產品,我們的實驗就不用做下去了!”

這話康尼倒是沒有騙人。

就這項成果而言,絕對是出類拔萃的。

換一個其它教授做出了這樣的成績,別說是興奮的忘乎所以,只怕直接改改資料,就拿著成果出去吹牛逼了。

不過陸舟覺得,自己還是低調點比較好。

想了想,他開口說道:“雖然這項成果並不完美,還需要改進,但發篇SCI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康尼問道:“你打算給這個新材料取名叫什麼?”

陸舟想了想,說道:“就叫HCS1好了。”

HCS是空心碳球的英文首字母縮寫,因為是試作品,就暫時標號為1。

康尼做了個無奈的表情:“HCS1?恕我直言,這個名字一點創意都沒有,根本配不上它那驚人的效果。難道你就不會給自己的研究成果,起個好點的名字嗎?”

就一個破材料有什麼好起名的。

起名困難症怪我咯?

陸舟無語道:“你有什麼更好的想法嗎?”

康尼頓時來了精神,提議道,“LZ1怎麼樣?用姓名的首字母縮寫命名也是挺常見的。”

陸舟:“……”

啥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