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問題嗎?”

回過神來,陸舟搖頭道:“沒有問題,我也正準備回普林斯頓……”

雖然覺得他的說法有些奇怪,但莫麗娜心情不錯,也就沒有放在心上。

拉開車門,陸舟坐在了駕駛位上,掏出鑰匙正準備發動了汽車,忽然猶豫了一下。

雖然順路帶人回去沒什麼,莫麗娜曾經也送自己來過機場,但為了防止不必要的誤會,他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澄清一下。

於是,在開車上路之前,陸舟最終還是將憋在心裡的話說了出來。

“順便說下,其實剛才我是來送我妹回國的。”

莫麗娜:“……?”

……

小彤回國之後,陸舟的生活也漸漸迴歸了正軌。

接下來的幾天裡,他每天幾乎是三點一線,往返在高等研究院、弗裡克化學實驗室、以及宿舍公寓之間。

為了建立一個邏輯自洽的數學模型,同時完成自己的PPT,他需要更多的實驗樣本。

這聽起來似乎很麻煩,但其實也還好。

對於一名數學家而言,尤其是研究涉及數學物理的數學家而言,知道結果,反推數學模型簡直太容易了。

當然,這麼做也不完全是為了敷衍那些“不懂數學”的材料學家。

一個有規律可循的數學模型,雖然不能準確地預測一個未經實驗的材料樣品的各項物理效能,但卻可以為實驗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比如,機率意義上縮小實驗範圍什麼的。

另外,考慮到技術的推廣,陸舟也需要對樣品進行多次庫倫迴圈,並透過設定石墨負極電池的對照組,對比兩種材料在庫倫效率等各項效能上的變化曲線。

學術界關注的是突破性,而工業界關注的是成本、安全性等等一系列生產問題。多準備一些材料,有助於提高專利談判的籌碼。

唯一讓他比較頭疼的是,做實驗是個很花時間的東西,尤其是在貴重儀器上做危險品實驗,實驗室裡必須留人守著。

這個活老闆一般是不會親自做的,通常都是丟給小弟。但陸舟本職工作是數學教授,帶的三個學生都是搞數學的,根本幫不上忙。

好在奇裡克教授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

他帶的學生很多,除了幾個經常帶著參加會議和做實驗的徒弟之外,其餘的基本上都很閒。

當陸舟聽說他帶了十幾個碩士生的時候,差點沒被這個數字給嚇一跳。

“十幾個碩士?這麼多學生你管的過來嗎?”

奇裡克教授不在意地說道:“找幾個有潛力的培養一下就行了,剩下的不用管他們,也許讀著讀著就看不到人了。”

陸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