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報告會好像沒有開始多久的樣子,臺上的教授還在準備PPT,陸舟便從後門走進了報告廳,在後排找了個位置坐下,準備聽講。

嚴格意義上來講,包括鋰空氣電池在內的一系列鋰電池概念,其實並不能完全算是材料領域的課題。

但就和光伏概念一樣,當一個大命題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都出在材料上,它自然就變成了材料學的命題,即便它看上去更像是新能源的問題。

很快,報告會開始。

站在講臺上的,是一位頭髮梳的很整齊的教授,約莫五十多歲的樣子。

看PPT封面上的文字介紹,他的名字叫薩羅特,來自康奈爾大學。

“女士們,先生們,很榮幸站在這裡。眾所周知,就在不久前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陸舟教授,在《自然化學》上發表的那篇關於改性PDMS薄膜材料的論文,攻克了鋰電池技術中最關鍵的難題!”

“如果是半年前的春會,你們可能會對鋰空氣電池的概念嗤之以鼻。但現在,我們必須承認,新的時代已經來了!”

站在臺上,薩羅特教授講的眉飛色舞,不到一會兒,旁邊的白板上便寫滿了各種化學反應式,以及各種看似靠譜的資料。

部分人聽的聚精會神,但也有一部分人嗤之以鼻。

坐在會場的後排,哥倫比亞大學的克雷爾教授抱著雙臂,忍到了提問環節,終於忍不住了,用諷刺的語氣說道。

“你怎麼解決鋰負極和空氣中氮氣發生的反應?還有水蒸氣?連我們實驗室裡的清潔工都知道,鋰有多活潑。恕我直言,在我看來,你做的不是電池,是火箭。”

他是做鋰硫電池的,而鋰硫電池也是當今鋰電池研究的主流。雖然鋰硫電池的黑點也不少,但看起來至少比鋰空靠譜點。

會場裡不少人都笑出了聲來,但薩羅特並沒有在意。

只見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克雷爾教授提的問題很好,我們實驗室的實習生也經常問這個問題,但正式研究員通常不會這麼問。因為我們考慮的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像個外行一樣整天只知道大驚小怪。”

聽出了話裡的諷刺,原本在笑的人不笑了。

倒是原本沒笑的人,笑出了聲來。

因為有戲看了。

沒有給克雷爾教授反駁的機會,薩羅特教授挑釁地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

“我們都知道克雷爾先生是搞鋰硫電池的,但說實話,我也很好奇,他打算怎麼解決多硫化物中間體溶解到電解液,穿過隔膜從正極擴散到負極導致的穿梭效應?通常境況下,就算是智障也知道,不能把正負極黏在一起。”

克雷爾頓時就怒了,眼看就要發作。

薩羅特卻是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關於這個問題,我和普林斯頓的陸舟教授談過。從理論上來講,從空氣中分離純氧是不現實,但透過一個絕妙的數學模型,我們可以推算出許多有潛力的產物,存在幫我們達成目標的可能性。”

頓了頓,薩羅特用充滿煽動力的語氣,繼續說道。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們能找到,一種能定向篩選氧氣分子透過的隔膜,鋰空氣電池所面臨的問題就能得到完美解決。”

“而這一課題,也正是我們正在致力解決的!”

陸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