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材料學,LV3!(第3/3頁)
章節報錯
【
任務1:精益求精
說明:鋰負極材料的技術不只是改性聚二甲基矽氧烷薄膜,捋平截面褶皺的碳奈米材料小球同樣重要。
要求:在實驗室中成功製備該產物,並發表一篇論文。
獎勵:5萬材料學經驗。積分500點。抽獎機會(85%垃圾,9%樣品,6%圖紙)
】
【
任務2:即便是偉大的工作也離不開經濟基礎的支撐
說明:實驗室就像一個黑洞,在專案結題之前,身為專案負責人的你,永遠不知道還要花多少錢。或許你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信心,但你的合夥人卻不一定和你同樣自信。與其受制於人,不如自籌經費吧。
要求:從任務領取開始截止到年底(16年12月31日),計算宿主個人資產增福。
獎勵:1???自由經驗(1000美元=1自由經驗)。積分500點。抽獎機會(80%垃圾,10%特殊,7%樣品,3%圖紙)。
】
【
任務3:科研不是一個人的任務
說明:一名頂尖科研人員的價值,不僅僅在於他完成了多少研究,更在於他培養了多少不遜色於他的人才。許多學者雖然已經去世,但他們留下的學說依舊影響並改變著未來。
要求:培養至少一名學生,並完成畢業論文。
獎勵:1???學科經驗(最終經驗由論文學術價值、學生參與度綜合評定),積分500點。抽獎機會(50%垃圾,30%樣品,20%圖紙)
】
盯著這三個任務,陸舟思索了很久。
捋平截面褶皺的碳奈米材料小球確實重要,但並非決定性的重要。
對於製造出那塊“殘骸”的高等文明來說,那些褶皺是不可接受的瑕疵,但對於地球上任何一家電池生產廠商來說,這點瑕疵都是可以忽略掉的。
畢竟相比起改性聚二甲基矽氧烷薄膜,後者決定的才是產品的生命力,而前者只是決定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罷了。
鋰負極材料自身的優越性,本身就已經完爆石墨負極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那些中空結構的碳奈米小球,以陸舟現在的條件,即便知道分子結構和三維概念影象,也沒辦法將其複製。
綜合這兩個原因,任務1可以放棄了。
至於任務3,可塑性很強,聽起來也似乎很有吸引力,但短期內是很難完成的。
即便是最有潛力的薇拉,即便群構法已經為很多加性數論的命題鋪平了道路,角谷猜想的難度也超越了她能力的範疇。
雖然陸舟自己出手的話或許能做到,但考慮到學科經驗會根據學生參與度計算,最後很可能出現明明是一個重大的猜想,但獎勵的經驗卻是不盡人意的情況。
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陸舟最終還是選擇了任務2。
現在已經是八月底,距離年底也沒多久了,任務週期首先不會太長。1000:1的換算比讓人難受了點,但考慮到專利授權,還是能獲得不少經驗的。
唯一讓他好奇,那個抽獎中10%的【特殊】究竟是什麼。
這麼小的獲獎機率,也不知道他有沒有機會抽到……
.。手機版閱讀網址:m.